STPI產業資訊服務電子報:第 1121 期
|
||||||||||
■ 2024年全球風電創新高,中國主導增長動能,專家籲政策穩定與產業協作齊步推進 (2025/4/25)圖、2024年全球風電創新高,中國主導增長動能,專家籲政策穩定與產業協作齊步推進 在全球能源轉型進程加速的背景下,根據世界風能協會(GWEC)發布的《2025全球風能報告》,2024年全球風力發電新增裝置容量達117 GW,創下歷史新高,超越前一年的116.6 GW紀錄。中國貢獻近...more.■ 前瞻技術脈動:能源技術(202512) (2025/4/25)圖、前瞻技術脈動:能源技術(202512) 熱電池以創紀錄的效率從熱能中收集電力 將能源以熱能形式儲存具有重大潛力,但挑戰在於有效地將熱能轉換回電能。由University of Michigan研究團隊發表於《Joule》期刊的研究成果指出,該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熱轉能轉換器...more.■ 前瞻技術脈動:能源技術(202511) (2025/4/23)圖、前瞻技術脈動:能源技術(202511) 太陽、永續性和矽:雙倍的太陽能燃料研究 新型半導體材料可以有效地捕捉陽光並催化二氧化碳轉化為有價值的產品,例如液體燃料。然而,形成單一產品通常具有挑戰性。分子催化劑可以由二氧化碳(CO2 )形成單一產物,但不穩定。因...more.■ 中國在人形機器人的專利和供應鏈優勢,讓美國擔憂 (2025/4/22)圖、中國在人形機器人的專利和供應鏈優勢,讓美國擔憂 當美國正忙於一項耗資5000億美元的計劃,旨在支持OpenAI的ChatGPT和Anthropic的Claude等AI模型的開發,使美國在全球AI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的同時,一場雖然安靜但同樣重要的競賽正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展開。...more.■ 特斯拉的Robotaxi計畫並非如馬斯克樂觀,預測未來將呈現虧損,前途蒙上陰影 (2025/4/21)圖、特斯拉的Robotaxi計畫並非如馬斯克樂觀,預測未來將呈現虧損,前途蒙上陰影 根據特斯拉內部分析,特斯拉的Robotaxi計劃將於未來呈現虧損狀態,所以建議應該專注於更實惠的25,000美元Model 2。這似乎與馬斯克的營運模式有差異,因此特斯拉是否能夠成功從一家電動...more.■ OpenAI想開發自己社交網路,企圖以AI結合社群媒體突破困境 (2025/4/21)圖、OpenAI想開發自己社交網路,企圖以AI結合社群媒體突破困境 OpenAI正在開發自己的類似X的社交網路,也就是一家AI公司正在考慮建立一個社群媒體平台,其最初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引起了許多猜測。 對OpenAI來說,這幾個月非常忙碌。僅在4月中旬,ChatGPT P...more.■ 谷歌、Meta和蘋果都正積極研發智慧眼鏡中,谷歌展示Android XR眼鏡雛形可看出端倪 (2025/4/22)圖、谷歌、Meta和蘋果都正積極研發智慧眼鏡中,谷歌展示Android XR眼鏡雛形可看出端倪 蘋果和谷歌都知道,智慧眼鏡有機會取代智慧型手機成為人們使用最多的主要裝置。這兩家領先的智慧型手機平台製造商並不希望Meta佔據行動運算的未來,但他們知道Meta到目前為止在競爭中處...more.■ 從蘋果iPhone的出貨量和應對關稅方式,可逐步看到關稅對未來全球供應鏈的衝擊 (2025/4/21)圖、從蘋果iPhone的出貨量和應對關稅方式,可逐步看到關稅對未來全球供應鏈的衝擊 根據IDC全球季度手機追蹤報告的初步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成長率達1.5%至3.049億支。其中,蘋果為加快交貨速度並避免美國可能對中國徵收的關稅,於第一季iPhon...more.■ 美國半導體晶片限制令,似乎不容易阻擋中國發展AI,兩國對陣難分難解 (2025/4/23)圖、美國半導體晶片限制令,似乎不容易阻擋中國發展AI,兩國對陣難分難解 從美國總統拜登到川普,都正設法防範中國在半導體晶片,甚至AI晶片的發展,其最重要的目的就限制中國科技崛起的速度,並利用美國科技影響力持續領導全球科技發展走向。 但是事實證明,中國AI公司在使用降規的H20...more.■ AI市場對於半導體業的貢獻度將日趨顯著 (2025/4/22)圖、AI市場對於半導體業的貢獻度將日趨顯著 鑑於AI PC、AI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將逐步提升,加上車用市場朝向自駕車目標邁進,對於AI的運算需求自然呈現擴增,以及消費型電子產品如智慧音箱、頭戴式顯示器和智慧手錶等能夠捕獲多樣感測數據,並運用AI技術...more.■ 關稅可能重新塑造半導體需求,AI相關晶片需求衝擊將較低 (2025/4/21)圖、關稅可能重新塑造半導體需求,AI相關晶片需求衝擊將較低 根據Gartner公司公布2024年半導體營收的最終結果顯示,全球半導體營收總計達6,559億美元,比2023年的5,421億美元成長21%。其中,輝達首次攀升至第一名寶座,超越三星電子和英特爾。 整體來說,202...more.■ 前瞻技術脈動:太空科技(202509) (2025/4/25)圖、前瞻技術脈動:太空科技(202509) 令人驚嘆的圖像揭示了超音速等離子體的複雜結構 最詳細的超音速等離子體模擬揭露了錯綜複雜的磁場圖。這些帶電粒子雲在宇宙中廣泛存在,從小尺度的太陽風到覆蓋整個星系。電漿態經歷的湍流決定了宇宙的關鍵特徵,如磁場變化和恆星形成速度。澳大利亞...more.■ 中國部署地月軌道衛星網路,挑戰美國主導地位 (2025/4/23)圖、中國部署地月軌道衛星網路,挑戰美國主導地位 中國科學院太空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日前宣布成功在地月太空(cislunar space)部署三顆衛星,建立起完整的通訊與觀測網路。這三顆衛星分別為在地月遠距逆行軌道(DRO)的DRO-A、DRO-B衛星,以及在低地球軌道運行的DRO...more.■ 前瞻技術脈動:光子與量子技術(202510) (2025/4/25)圖、前瞻技術脈動:光子與量子技術(202510) 打破古典物理學的極限:量子纏結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測量地球自轉 光學薩格納克干涉儀(optical Sagnac interferometer)自20世紀初開始,在推進我們對基礎物理學的理解至關重要,雖然它在測量旋轉速度的精確度上...more.■ 前瞻技術脈動:光子與量子技術(202509) (2025/4/23)圖、前瞻技術脈動:光子與量子技術(202509) 量子魔法:「超光子」如何塑造物理學的未來 在適當的條件下,數千個光粒子可融合成一種「超光子」(super photon),但通常難以測量其特性。由University of Bonn、University of Antwerp...more.
■ 因應生成式AI我國應修改著作權法嗎? -- 以美國、日本與歐盟模式為例 (2025/4/22)圖、因應生成式AI我國應修改著作權法嗎? -- 以美國、日本與歐盟模式為例 本文純屬作者自己的意見或建議,不代表本刊的立場。 監察院於4月9日表示,113年國內研究機構發生大型語言模型(LLM)爭議事件,涉及繁中語料問題,對此監察委員針...more.■ 歐盟DMA執法啟動!開罰蘋果5億、Meta2億歐元,美歐科技監管角力加劇 (2025/4/24)圖、歐盟DMA執法啟動!開罰蘋果5億、Meta2億歐元,美歐科技監管角力加劇 歐盟於2025年4月23日依據《數位市場法》(DMA)對美國科技巨頭祭出首波處罰,蘋果被罰5億歐元(約5.71億美元),Meta則被罰2億歐元(約2.28億美元)。歐盟執委會指控蘋果違反App Store...more.■ 美司法部促分拆Chrome,反壟斷火線直指Google搜尋與廣告霸權 (2025/4/24)圖、美司法部促分拆Chrome,反壟斷火線直指Google搜尋與廣告霸權 美國政府正加大對Google的反壟斷審查力度,近期在華盛頓特區的聯邦法院上,美國司法部敦促法官考慮強制Google分拆Chrome瀏覽器,以解決其在搜尋引擎市場的壟斷地位。這場法律戰始於2020年,而在202...more.
■ 印度與義大利簽署科技合作備忘錄,共同推進量子科技與人工智慧發展 (2025/4/24)圖、印度與義大利簽署科技合作備忘錄,共同推進量子科技與人工智慧發展 2025年4月21日,印度與義大利在新德里舉行高層會議,兩國科技首長——印度科技部部長辛格(Jitendra Singh)與義大利大學與研究部部長Bernini共同簽署科學合作備忘錄,正式啟...more.■ 美國政府強勢推進量子科技戰略,跨部門發展應用確保全球領導地位 (2025/4/24)圖、美國政府強勢推進量子科技戰略,跨部門發展應用確保全球領導地位 美國川普政府近期明確將量子科技視為維持全球科技領導地位的戰略資產,特別強調量子運算、感測與通訊在國防安全、太空探索與關鍵基礎設施保護中的重要性。儘管川普政府與部分聯邦科學機構關係緊張,但對深科技(Deep Tech)...more.■ 地緣政治促使歐盟修訂預算,將資金導向國防科技與工業基礎 (2025/4/24)圖、地緣政治促使歐盟修訂預算,將資金導向國防科技與工業基礎 隨著地緣政治局勢日益緊張,歐盟執委會於近日正式提出一系列針對既有預算計畫的修訂方案,核心目標是強化歐洲國防技術與工業基礎(EDTIB)的投資效率與彈性。這項提案不僅意在加速「2030戰備計畫」,更啟動了被稱為「歐洲再武裝」...more.■ 日本政府因應人工智慧風潮,強化AI規範機制 (2025/4/21)圖、日本政府因應人工智慧風潮,強化AI規範機制 因應近來人工智慧(AI)應用掀起的熱潮,日本政府欲有計畫性地全面推動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發展,進一步促進國民生活品質的提升及國民經濟的穩健發展, 於2025年2月28日內閣會議上決議通過確保AI使用安全並促進...more.
材料/機械 材料 機械 車聯網/電動車/無人駕駛車 工業4.0/自動化 機器人 產業政策 專利/反托拉斯/法規 策略/併購/創新 電子/通訊/半導體 行動通訊/電信/LTE/5G 半導體/IC 穿戴裝置 物聯網/智能家庭/智慧城市 航空/太空 PC/NB/伺服器/消費電子 PC/NB/伺服器 消費電子 照明/顯示產業 照明/顯示產業 能源/電池 能源/電池 醫藥生物 醫療電子 醫藥/生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