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I產業資訊服務電子報:第 1145 期
|
||||||||||
■ 全球再生能源超越燃煤:2025年能源轉折的關鍵時刻 (2025/10/9)圖、全球再生能源超越燃煤:2025年能源轉折的關鍵時刻 2025年上半年,全球能源結構出現歷史性轉折。根據能源智庫Ember的最新數據,太陽能與風能的發電量首度超越燃煤,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太陽能一枝獨秀,以年增31%的驚人速度,單獨滿足了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83%。這不僅...more.■ SMR和核融合將是下一個核能浪潮,美國為了AI,全力拼了! (2025/10/9)圖、SMR和核融合將是下一個核能浪潮,美國為了AI,全力拼了! AI正在推動電力需求的進一步成長。目前估計到2050年,全球電力需求將成長近一倍。高盛研究部預測,到2030年,資料中心電力需求預計將成長高達165%,使全球資料中心容量達到約137 GW,其中約60%需要透過新的發電...more.■ 從「序列比對」到「功能性偵測」:AI 驅動下,核酸篩選系統的漏洞與升級之路 (2025/10/9)圖、從「序列比對」到「功能性偵測」:AI 驅動下,核酸篩選系統的漏洞與升級之路 人工智慧(AI)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創新與突破。尤其在人工智慧輔助蛋白質設計(AI-assisted Protein Design, AIPD)領域中,AI 模型可協助...more.■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44) (2025/10/9)圖、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44) 嬰兒主動斷奶與湯匙餵食相比,營養差異不大 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自行進食固體食物的嬰兒與以泥狀食物餵養的嬰兒在卡路里攝取上沒有顯著差異,顯示...more.■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43) (2025/10/8)圖、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43) 人類傾向於與擁有相似吸引力的伴侶交往 以Gregory Webster為首的Florida University研究團隊發表於《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期刊的研究成果指出,,人類普遍傾...more.■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35) (2025/10/9)圖、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35) 現代和起亞推出可穿戴機器人“X-ble Shoulder” 現代汽車公司和起亞公司聯手打造了一款可穿戴機器人「X-ble Shoulder」...more.■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34) (2025/10/8)圖、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34) AI耳機創造「聲音泡泡」,可將幾英尺外的聲音靜音 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開發的智慧耳機原型,利用人工智慧和多個耳機上的麥克風創造「聲音泡泡」,可讓使用者只聽見3至6英尺內的聲音。遠...more.■ 福特執行長警告,美國正輸掉汽車產業,即使有特斯拉也不能對抗中國 (2025/10/7)圖、福特執行長警告,美國正輸掉汽車產業,即使有特斯拉也不能對抗中國 美國福特汽車執行長Jim Farley提出如今電動車產業的殘酷事實,特斯拉、通用汽車或福特都未對中國電動車企業構成真正的威脅。如今中國企業在全球電動車領域佔據絕對主導地位,而且這種主導地位在中國以外的地區也愈...more.■ 氦氣:驅動量子科技、能源革命與永續產業的新關鍵元素 (2025/10/8)圖、氦氣:驅動量子科技、能源革命與永續產業的新關鍵元素 在現代高科技的基礎架構中,氦氣正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從量子電腦、MRI醫療影像,到火箭燃料與半導體製程,氦氣憑藉極低的沸點與惰性特質,在極端環境中扮演關鍵冷卻與保護角色。隨著AI與綠能需求推升全球能源消耗,氦氣的重要性正從實...more.■ Verizon與AST SpaceMobile攜手打造衛星直連手機網路,開啟全球無死角通訊新紀元 (2025/10/9)圖、Verizon與AST SpaceMobile攜手打造衛星直連手機網路,開啟全球無死角通訊新紀元 美國電信巨頭Verizon近期與衛星通訊公司AST SpaceMobile正式簽署商業協議,宣布自2026年起為用戶提供衛星直連手機(Direct-to-Cell)服務。這...more.■ 蘋果暫放棄輕量版Vision Pro,先追求蘋果眼鏡,但未來AI智慧眼鏡路仍坎坷 (2025/10/7)圖、蘋果暫放棄輕量版Vision Pro,先追求蘋果眼鏡,但未來AI智慧眼鏡路仍坎坷 庫克和他的團隊雄心勃勃的一次重大賭注,期望讓世人體驗AR,並想在空間運算之中,創造了一款售價3500美元的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由於這項產品以失敗收場,進而轉向開發更便宜、更輕的Vision ...more.■ OpenAI估值短短幾個月達5000億美元,接連和輝達、超微合作,正推升AI泡沫? (2025/10/7)圖、OpenAI估值短短幾個月達5000億美元,接連和輝達、超微合作,正推升AI泡沫? 在義大利科技週的對話中,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表示,AI的炒作週期正促使投資人為好點子和壞點子投入上億美元資金。雖然其認為AI泡沫會爆掉,但他不否認AI對全球科技和經濟仍有其推升力量。 如今...more.■ AI改變傳統記憶體的周期性結構,迫使DRAM價格上漲,但廠商長期仍關注HBM趨勢 (2025/10/8)圖、AI改變傳統記憶體的周期性結構,迫使DRAM價格上漲,但廠商長期仍關注HBM趨勢 隨著AI晶片需求的爆發式成長,記憶體晶片企業的銷售組合正從傳統的伺服器、行動裝置和PC等市場轉向多元化,預計關鍵應用領域將出現供應短缺,從而導致記憶體價格持續上漲。 2010年代,三星電子...more.■ 現階段我國半導體業景氣趨勢之變化 (2025/10/7)圖、現階段我國半導體業景氣趨勢之變化 2025年WSTS估計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年增率將由2024年的19.7%減緩至15.4%,達到7,277億美元的規模,顯示儘管美國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對終端應用市場需求有所影響,所幸有來自於AI雲端運算、邊緣運算等端側應用正加速滲透,技術革新推動...more.■ Meta收購AI晶片新創公司Rivos,將為其未來佈局帶來更多優勢,並非單純想取代輝達 (2025/10/7)圖、Meta收購AI晶片新創公司Rivos,將為其未來佈局帶來更多優勢,並非單純想取代輝達 Meta Platforms於今年已多次上調資本支出預期,力爭在AI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如今傳言其企圖收購RISC-V 架構的AI晶片新創公司Rivos,以增強其內部晶片研發實力,並鞏固AI領先...more.■ 前瞻技術脈動:太空科技(202518) (2025/10/9)圖、前瞻技術脈動:太空科技(202518) 我們可能即將無法有效監測保護地球的臭氧層健康程度 NASA監測臭氧層的SCISAT衛星即將無法運作,為有效監測臭氧層健康程度,及早預知氣候變遷所導致...more.■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預見20年內,可完成在太空興建資料中心的夢想 (2025/10/8)圖、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預見20年內,可完成在太空興建資料中心的夢想 隨著各大科技公司競相為下一代AI建設大型資料中心,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則放眼未來,計畫於10年至20年之間在太空中建置資料中心,利用豐富的太陽能,完成解決在地球上能源成本飆升的困境。 大型科技公司大舉投資興建資料中心已經...more.■ 德國kiutra完成1,300萬歐元融資,推動無氦-3量子冷卻技術,強化歐洲量子供應鏈韌性 (2025/10/7)圖、德國kiutra完成1,300萬歐元融資,推動無氦-3量子冷卻技術,強化歐洲量子供應鏈韌性 隨著全球量子科技的快速成長,對低溫冷卻基礎設施的需求已成為各國戰略焦點。然而,現行多數量子系統仍依賴稀缺且地緣政治敏感的氦-3,這一元素被北約與歐盟視為高風險的供應鏈瓶頸。來自德國的kiu...more.
■ 數位時代的經營創新:企業業務改革與組織重構 (2025/10/9)圖、數位時代的經營創新:企業業務改革與組織重構 在數位化浪潮下,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結構性挑戰。數位轉型(DX,Digital Transformation)不再只是導入新技術的問題,而是關乎企業如何重新設計其商業模式、價值鏈與組織文化。MURC 的《數位時代的企業改革》(デジタル時代の...more.
■ 歐盟啟動「Apply AI」策略,以十億歐元打造歐洲自主人工智慧生態圈 (2025/10/9)圖、歐盟啟動「Apply AI」策略,以十億歐元打造歐洲自主人工智慧生態圈 歐盟執委會近期宣布投入約10億歐元,推動一項名為「Apply AI」的人工智慧採用策略。此計畫旨在減少歐盟對美中科技的依賴,並強化歐洲在AI產業的自主發展能力。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more.■ 德國啟動「核融合行動計畫」,打造全球首座核融合發電廠的能源新藍圖 (2025/10/8)圖、德國啟動「核融合行動計畫」,打造全球首座核融合發電廠的能源新藍圖 德國聯邦內閣近日正式通過《核融合行動計畫》(Fusion Action Plan),宣示要讓德國成為全球首個建成核融合發電廠的國家。該計畫是德國「高科技議程」(High-Tech Agenda Germany, HTA...more.
材料/機械 車聯網/電動車/無人駕駛車 機器人 產業政策 專利/反托拉斯/法規 景氣動態 策略/併購/創新 電子/通訊/半導體 行動通訊/電信/LTE/5G 半導體/IC Big Data/雲端/運算/量子 航空/太空 PC/NB/伺服器/消費電子 PC/NB/伺服器 消費電子 照明/顯示產業 照明/顯示產業 能源/電池 能源/電池 醫藥生物 醫藥/生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