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蜂巢式( Cellular )機器對機器( Machine-to-Machine , M 2M )通訊方式,早在移動通訊萌芽期就開始被應用了,目前已轉移至 2G GPRS 和 CDMA 的通訊上。市場普遍認為, 3G 會是最終的發展趨勢,相信將能帶來比 2G 更大的獲利空間。 |
|
不過,根據 ABI Research 研究指出,預估到了 2012 年, 3G 將只佔有 30% 的 M 2M 市場,而且只是頻寬和成本取向考量下的唯一選擇。在 M 2M 市場未來五年的發展上,也將只占次要位置。於此同時, Wi-Fi 和 WiMAX 將會挑戰 3G 通訊技術,爭奪成為適合高速 M 2M 通訊的最佳方式。
表一、3G 、 WiMAX 、 Wi-Fi 比較 |
|
3G |
WiMAX |
Wi-Fi |
全名 |
3rd Generation |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
Wireless Fidelity |
技術規格 |
CDMA |
IEEE 802.16 |
IEEE 802.11 |
最高傳輸速率 |
2 Mbps |
70Mbps |
11Mbps |
訊號涵蓋區域 |
依基地台設置 |
50公里 |
約 100公尺 |
主要推廣機構 |
ITU |
Intel |
Wi-Fi Alliance |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STPI )整理, 2007 年 5 月 |
為了應用於不同領域,高速無線的 M 2M 對頻寬的要求遠高於其設置成本,包括使用蜂巢式中繼站( Cellular Backhaul )線路的固定式無線終端點、多媒體內容傳輸到定點顯示(如電子看板)、高速的遠距離通訊(如即時導航訊息)、遠程訊息顯示(如手機廣告)、影像監控(在獲得許可之下透過無線電視台中繼站以部署攝影機而無須牽線到每個地點)。
對於設置 3G 模組來說,除了成本增加外,其無線網路的涵蓋率也是重要課題。許多人都認為蜂巢式網路最終都朝 3G 的方向發展,但 ABI Research 卻不認為這是必然的,因為隨著地域的不同而附帶產生的成本和電力消耗量都有所不同。 Lucero 表示。
對於大區域而言,無線通訊 M 2M , WiMAX 和 Wi-Fi 將提供比 CDMA 1xEV-DO 或 HSDPA 3G 技術更具吸引力的優勢。它們更具成本效益和運作效率,再加上國際大廠 Intel 和全球重要廠商作後盾,在未來的幾年, WiMAX 和 Wi-Fi 技術將成為重要的高速無線 M 2M 網路。
另一方面,市調公司 Forward Concepts 所 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 WiMAX 、 Wi-Fi 和 3G 蜂巢式應用將會是互補,而不是相互競爭的」。三者的訴求和市場取向不一樣,在無線通訊這塊市場裡,三強鼎立的局勢已逐漸成形。( 844 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