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免費訂閱電子報:
訂閱 退訂
請避免使用 Hinet、Yahoo、Hotmail信箱訂閱,恐無法正常接收電子報。

略過巡覽連結
產業資訊服務電子報
 

電子週報 (週五出刊) (0)

<<市場報導>>
■ 前瞻技術脈動:智慧農業(202504) (2025/8/29)
■ 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27) (2025/8/29)
■ 可呼吸的晶體,有望顛覆燃料電池與智慧建築節能技術 (2025/8/28)
■ 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26) (2025/8/27)
■ 美科學家提出加速器驅動系統,從核廢料製造核融合燃料「氚」 (2025/8/27)
■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38) (2025/8/29)
■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37) (2025/8/27)
■ MIT衍生公司TISSIUM:免縫合光活化聚合技術開啟無縫線組織修復新時代 (2025/8/26)
■ 中國電動車市場帶來的創新,三分鐘換電池帶來的另類思考 (2025/8/27)
■ 現代汽車突破固態電池瓶頸:銅材料專利技術引領電動車新時代 (2025/8/26)
■ MV-SSM:突破多視角3D人體姿態估計的泛化困境 (2025/8/28)
■ AI即將進入下一代遊戲機市場,微軟和索尼都積極發展中 (2025/8/26)
■ 蘋果折疊式iPhone可否重新帶來翻蓋手機的興盛? (2025/8/26)
■ 谷歌推出第十代Pixel,雖不期待硬體銷售起飛,但卻寄望AI軟體讓其成功 (2025/8/25)
■ 小晶片互聯標準UCIe3.0將連線頻寬提升至64GT/s (2025/8/26)
■ 晶片關稅來襲 台灣中小型半導體業者的因應之道 (2025/8/26)
■ DeepSeek採用華為AI晶片遇挫,中國在AI晶片採用仍不能脫離美國? (2025/8/25)
■ 歐洲太空自主再進一步:ESA「飛行票計畫」首波合約簽署,推動技術驗證與自主發射能力 (2025/8/29)
■ 美中角力新戰場 美聽證會示警:太空已成21世紀國家安全與經濟競爭前沿 (2025/8/28)
■ SpaceX Starship第十次試飛成功:重回正軌,邁向月球與火星挑戰 (2025/8/27)

<<策略評析>>
■ 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從半導體戰略到國家資本主義的政策轉折 (2025/8/28)
■ 監管主權或經貿穩定?歐盟在川普的數位稅威脅下陷入兩難 (2025/8/27)
■ 美國關鍵礦產戰略新局:供應鏈重塑與澳洲角色崛起 (2025/8/26)
■ Meta再一次重組AI團隊,專注研究、培訓、產品和基礎設施,成敗在此一舉 (2025/8/25)
■ AI試點成功率僅5%,一旦AI未來一年仍不能兌現承諾,經濟將被拖累 (2025/8/25)

<<專利情報>>
■ 人工智慧最新應用及其法律議題 系列2 -- 從AI代理到代理AI (2025/8/29)
■ 人工智慧最新應用及其法律議題 系列1 -- 從生成式AI到AI代理 (2025/8/28)
■ AI科技教父的世紀官司 -- 馬斯克對OpenAI與微軟申請禁制令受挫 (2025/8/29)

<<產業政策>>
■ 歐美貿易協議新階段:歐盟削減工業品關稅換取美國汽車稅減免 (2025/8/29)
<<市場報導>>
■ 前瞻技術脈動:能源技術(202521) (2025/8/22)
■ 2025年固態電池的最新發展動態 (2025/8/22)
■ 日本首座滲透壓發電廠啟用,開創廢水再利用與再生能源新契機 (2025/8/20)
■ 前瞻技術脈動:先進材料與技術(202519) (2025/8/22)
■ 前瞻技術脈動:先進材料與技術(202518) (2025/8/20)
■ Meta如果真的在2025年底推出800美元的AR眼鏡,將激發智慧眼鏡市場潛能 (2025/8/20)
■ 三星認為智慧眼鏡有機會取代手機地位,積極研發類似Meta雷朋智慧眼鏡和AR眼鏡 (2025/8/19)
■ 庫克重新調整蘋果策略,全力擁抱AI:AI Siri和智慧家庭成為下一致勝關鍵 (2025/8/18)
■ 中國想透過開源AI模型成為全球標準,這給美國帶來挑戰 (2025/8/18)
■ SK海力士預計2030年前,HBM記憶體銷售額平均成長率將達30% (2025/8/19)
■ 半導體業下半年景氣前高後低的可能真實 (2025/8/19)
■ 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帶來的震撼,美國將從自由放任主義轉變成國家資本主義的信仰者 (2025/8/18)
■ 川普從輝達和超微輸出中國AI晶片抽成15%營收,改寫美國出口管制政策且將帶來的影響 (2025/8/18)
■ Globalstar以低軌衛星與5G方案加速拓展國防市場,五年合約收入上看六千萬美元 (2025/8/21)
■ Firefly擬在日本展開Alpha火箭發射計畫,美日合作與亞洲商機的新轉折 (2025/8/20)
■ 前瞻技術脈動:光子與量子技術(202516) (2025/8/22)
■ 量子運算市場版圖浮現:建設者未必是最大贏家,用戶應用將主導未來十年價值鏈 (2025/8/21)
■ 三井物產攜手QSimulate與Quantinuum推出QIDO:以量子化學平台加速藥物與材料研發 (2025/8/21)
■ 前瞻技術脈動:光子與量子技術(202515) (2025/8/20)

<<策略評析>>
■ 英日AI in Healthcare計畫盤點與參照案例研析(中經院)(2025/8/19)
■ 借鏡國際AI機器人擴散應用與普及之策略研析(台經院)(2025/8/18)
■ 一場顛覆拿破崙式指揮的革命,AI正在重塑軍事指揮結構 (2025/8/21)
■ 未來各國新興衛星通訊產業發展建議(台灣野村)(2025/8/20)

<<專利情報>>
■ 從材料到應用:太陽光電技術的革新與專利趨勢分析 (2025/8/22)

<<產業政策>>
■ 歐美達成跨大西洋貿易新框架:15%關稅上限奠定穩定合作基礎 (2025/8/22)
■ 日本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畫與大阪世博的實踐願景 (2025/8/22)
■ NEDO《豐裕未來》報告:構想與創新政策啟示 (2025/8/22)
■ 日本任務導向的創新戰略地圖:NEDO《Innovation Outlook》 (2025/8/19)
<<市場報導>>
■ 台灣近期景氣觀察:製造、服務、不動產業數據分析 (2025/8/12)
■ 前瞻技術脈動:智慧農業(202503) (2025/8/15)
■ 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25) (2025/8/15)
■ 全球再生能源承諾落差擴大,COP28「三倍目標」兩年後仍止步不前 (2025/8/15)
■ 全球淡水告急:衛星揭示「超級乾旱」下的淡水資源危機 (2025/8/13)
■ 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24) (2025/8/13)
■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36) (2025/8/15)
■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35) (2025/8/13)
■ 美國無人機商業配送進入關鍵時刻,政策鬆綁引領零售與物流新革命 (2025/8/14)
■ 建構人形機器人不是只有AI軟體,具硬體之實體智慧將成為其蛻變的關鍵 (2025/8/12)
■ 固態電池發展,特斯拉不看好應用在電動車上,但SK On卻認為是超越中國電池的關鍵武器 (2025/8/12)
■ 以全新概念設計一款AI晶片,正成為新創公司超越輝達的戰略思維主軸 (2025/8/13)
■ 蘋果正在測試Siri的AI語音控制,為下一代Siri升級做準備 (2025/8/11)
■ 蘋果整合GPT-5至最新作業系統,配合自行研發,雙管齊下寄望2026年翻轉AI劣勢 (2025/8/11)
■ 特斯拉放棄Dojo並改採合作夥伴晶片,期望更加專注於AI模型和自動駕駛系統 (2025/8/11)
■ 歐洲新一代氣象衛星搭載Ariane 6成功升空,為氣候危機打造精準防線 (2025/8/15)
■ 澳洲站啟動!全球最先進深空雷達系統邁向全域全天候太空監測 (2025/8/14)
■ 吉利加速全球衛星物聯網布局,第四批11顆GEESATCOM成功入軌 (2025/8/13)
■ Xanadu與DISCO攜手推進光子晶片製程,邁向實用級量子電腦 (2025/8/15)
■ 日本首台自主研製超導量子電腦亮相,邁向量子科技自主新紀元 (2025/8/14)
■ 量子運算助攻機器人運動控制:逆運動學求解迎來新突破 (2025/8/14)

<<策略評析>>
■ 輝達與超微付費換取中國出口許可:美中科技角力下的罕見交易 (2025/8/15)
■ 川普總統的新關稅壓力,正改變全球科技產業的供應鏈:新適者生存的AI年代 (2025/8/11)

<<專利情報>>
■ 為取得通訊標準相關專利授權,三星8年將支付InterDigital共10.5億美金 (2025/8/12)

<<產業政策>>
■ 歐盟啟動新一輪復甦基金撥款:西班牙、義大利領跑,數位與綠能轉型成焦點 (2025/8/15)
<<市場報導>>
■ 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23) (2025/8/8)
■ 海洋奈米塑膠危機:科學家解開「消失塑膠」之謎 (2025/8/6)
■ IEA報告:全球電力需求強勁成長,但歐美電價飆漲凸顯能源轉型挑戰 (2025/8/4)
■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34) (2025/8/8)
■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33) (2025/8/6)
■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9) (2025/8/8)
■ 趨勢難以抵擋---大而美法案只會減緩美國電動車銷售成長速度,卻改變不了車商往電動車投資方向 (2025/8/6)
■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8) (2025/8/6)
■ AI汽車科技將從根本改變汽車產業,並重新定義汽車體驗 (2025/8/5)
■ 亞馬遜Project Kuiper攜手NBN Co,推動澳洲偏遠地區網路大躍進 (2025/8/6)
■ 2026年全球LEO衛星通訊服務支出將達148億美元,年成長24.5% (2025/8/4)
■ OpenAI發布GPT-5,主打推理模型與軟體即時生成,引爆AI新一輪競賽 (2025/8/8)
■ AI 視覺新突破:OAK讓機器看圖「懂情境、會創新」 (2025/8/8)
■ 蘋果宣布擴大在美投資,聚焦晶片、AI伺服器與先進封裝 (2025/8/7)
■ Meta的未來AI穿戴式裝置願景是,結合智慧手錶和智慧眼鏡,突破蘋果在穿戴式裝置的主導地位 (2025/8/5)
■ 川普總統對印度課25%關稅,對蘋果iPhone組裝布局帶來危機? (2025/8/4)
■ 為何蘋果公司的AI研究員一直往外跳巢,他們看到了什麼樣未來的蘋果公司 (2025/8/4)
■ 四大科技公司於2025年的資本支出將接近4000億美元,AI爆炸式成長是進行式 (2025/8/4)
■ 手機晶片、IP矽智財族群為我國IC設計業的焦點 (2025/8/5)
■ 月球核能成戰略新高地,NASA力推部署計畫以確保太空能源主權 (2025/8/7)

<<策略評析>>
■ OpenAI以AI平台布局全球:從美國政府合作到國際基礎建設擴張的企圖 (2025/8/7)

<<專利情報>>
■ 智慧局公布114年第2季智慧財產權趨勢 (2025/8/7)

<<產業政策>>
■ 公共部門數位轉型:三菱綜研的公共DX架構 (2025/8/8)
■ 防範量子威脅,美國會推動國家量子資安轉型戰略法案,強制政府升級後量子密碼 (2025/8/7)
■ 歐盟AI法案正式上路,聚焦透明度與風險管理 (2025/8/5)
■ 邁向民主價值導向的國際治理:東京大學未來創新研究中心提出AI責任部署政策建議 (2025/8/5)
<<市場報導>>
■ 2025年國內產業界所面臨變幻莫測的經營環境 (2025/7/29)
■ 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22) (2025/8/1)
■ 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21) (2025/7/30)
■ 隨著基因組學、AI 和量子加密,生物數位融合終於到來 (2025/7/29)
■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6) (2025/7/30)
■ 前瞻技術脈動:先進材料與技術(202517) (2025/8/1)
■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7) (2025/8/1)
■ 在AI和機器人獨角獸公司帶領下,創下三年單月新增獨角獸數量新高 (2025/7/30)
■ 蘋果訂閱服務獲利的模式,將成為錯誤之AI戰略和關稅挑戰下的重點事業群 (2025/7/28)
■ 亞馬遜購併穿戴式個人AI新創公司Bee,積極搶進AI裝置 (2025/7/28)
■ 三星獲得特斯拉165億美元大單,是其進入2奈米商機的大好良機 (2025/7/29)
■ AWS與KSAT擴大全球地面站合作,開啟衛星雲端整合新時代 (2025/7/31)
■ 歐洲太空自主再推進一城:Vega C火箭成功發射CO3D與MicroCarb衛星,開啟地球觀測與碳排監控新篇章 (2025/7/31)
■ X-37B再啟太空任務:美國太空軍以量子感測與雷射通訊打造未來空間戰略 (2025/7/31)
■ 日本啟動「量子產業化元年」:500億日圓投資催生國產量子OS與硬體生態系 (2025/8/1)

<<策略評析>>
■ 先施壓、後談判:美國關稅新政下的全球賽局與台灣挑戰 (2025/8/1)
■ 借鏡國際AI機器人擴散應用與普及之策略研析 (2025/8/1)
■ 英日AI in Healthcare計畫盤點與參照案例研析 (2025/8/1)
■ 美歐達成貿易協議,改採15%普遍關稅與巨額能源投資承諾 (2025/7/29)
■ 美國AI行動計畫有利大型企業中短期獲利,卻不一定有利於美國長期科技發展 (2025/7/28)
■ Meta是下一個科技巨頭,還是新的警世故事?祖克柏以超過1000億美元的賭注,布局超級智慧AI (2025/7/28)

<<專利情報>>
■ 儘管陪審團判定華碩故意侵害力士科技專利, 但法官未加重損害賠償金額 (2025/8/1)
■ 為增加收入,美國政府評估向美國專利權人收取相當於其所擁有專利總價值1%~5% 的額外費用 (2025/8/1)

<<產業政策>>
■ 歐日戰略夥伴關係達新高,宣布深化經濟安全與防衛合作 (2025/7/29)
<<市場報導>>
■ 114年6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 (2025/7/24)
■ 114年6月工業生產統計 (2025/7/24)
■ 114年6月外銷訂單統計 (2025/7/23)
■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32) (2025/7/25)
■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31) (2025/7/23)
■ 英國投入6300萬英鎊拓展充電基礎建設,加速電動車普及 (2025/7/23)
■ 前瞻技術脈動: 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3) (2025/7/23)
■ 邁向通用人工智慧之路,將採S曲線達成,2040年實踐是合理預測路徑 (2025/7/21)
■ SES正式併購Intelsat,將以多軌道戰略主導市場 (2025/7/25)
■ 手機直連衛星成真?AST與AT&T向美國FCC申請,為第一線救援人員提供不斷網通訊 (2025/7/24)
■ 制度化AI監査:邁向可信任的人工智慧治理之路 (2025/7/25)
■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4)  (2025/7/25)
■ 先別想AGI了,實體AI正成為下一個顯學 (2025/7/23)
■ 超過一半美國消費者願意為AI智慧家庭服務按月付費,蘋果AI Siri延遲不利競爭 (2025/7/22)
■ 蘋果正利用AI強化Apple Watch的預防性醫療保健,實踐訂閱服務獲利的模式 (2025/7/21)
■ AI的崛起,讓蘋果和谷歌在智慧型手機戰略出現差異,其他AI裝置則在後面虎視眈眈 (2025/7/21)
■ 戰略資源主導權:晶片與稀土下的美中博弈 (2025/7/22)
■ 德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材料CSiGeSn,有望推動晶片技術進步 (2025/7/22)
■ 從輝達H20晶片恢復輸出中國談起 ,美國和中國AI之戰進入新篇章 (2025/7/21)
■ 前瞻技術脈動:太空科技(202515) (2025/7/25)
■ 英國太空產業撐起18% GDP!並持續投資未來通訊,以高回報率驅動經濟 (2025/7/23)
■ 韓國開啟「新太空時代」:韓華航太正式接手Nuri火箭,邁向民間主導商業化 (2025/7/23)

<<策略評析>>
■ 美國發布《AI行動計劃》:以「去管制、建基礎、推外交」鞏固全球領導地位 (2025/7/24)

<<產業政策>>
■ 無牆化健康照護體系:以「內在健康力」為核心,打造高齡智慧整合照護生態系統 (2025/7/24)
■ 韓國加入歐盟「展望歐洲」計畫,共解氣候與數位挑戰 (2025/7/22)
<<市場報導>>
■ 國境解封機場旅客回流,挹注免稅店及空廚營收成長 (2025/7/17)
■ 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20) (2025/7/18)
■ 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19) (2025/7/16)
■ 量子電池壽命大躍進:澳洲科研團隊突破1,000倍儲能瓶頸 (2025/7/15)
■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30) (2025/7/18)
■ Physical AI:邁向具身性 AI 與機器人技術的融合 (2025/7/18)
■ 第七波重大科技變革浪潮正席捲而來,AI將徹底改變商業模式和整個科技產業 (2025/7/15)
■ 三菱綜合研究所推出「LLaLaSapo」,支援企業導入大型語言模型的生成式AI整合服務 (2025/7/14)
■ 特斯拉開始其雄偉計畫,積極轉型至Robotaxi和AI,下一目標是人形機器人 (2025/7/14)
■ OpenAI將推出網路瀏覽器,積極創造屬於AI時代的新科技裝置和服務 (2025/7/14)
■ 前瞻技術脈動:先進材料與技術(202516) (2025/7/18)
■ 前瞻技術脈動:先進材料與技術(202515) (2025/7/16)
■ Ai-Da發表人工智慧畫作《演算法之王》:不是取代人類藝術家,而是催化社會討論 (2025/7/18)
■ 劃時代AI模型「Centaur」問世:預測人類決策與思維模式 (2025/7/18)
■ AI繪製城市情緒地圖:洞察民意,打造「有感」都市空間 (2025/7/17)
■ 智慧戒指以外的穿戴式裝置,耳環和項鍊納入下一個AI裝置可能性? (2025/7/15)
■ 三星的折疊手機發表會讓世人認清中國在創新有可取之處,西方國家必須審慎看待 (2025/7/14)
■ Terra Quantum發表突破性NC-FET技術,可能徹底改變AI晶片技術與能源架構 (2025/7/18)
■ 格羅方德看重RISC-V未來,收購MIPS,強化晶圓代工競爭力 (2025/7/16)
■ 從台積電退出氮化鎵看全球第三類半導體市場的發展 (2025/7/15)
■ 輝達帶動下,AI晶片新創公司Groq市值直逼60億美元 (2025/7/14)

<<策略評析>>
■ 川普宣布900億美元投資案,賓州將成美國AI與能源新樞紐 (2025/7/16)

<<專利情報>>
■ 生成式AI LlaMA著作侵權案簡易判決出爐 --北加州法院再下一城Kadrey v. Meta(下) (2025/7/18)
■ 生成式AI LlaMA著作侵權案簡易判決出爐 – 北加州法院再下一城Kadrey v. Meta(中) (2025/7/17)
■ 生成式AI LlaMA著作侵權案簡易判決出爐 --北加州法院再下一城Kadrey v. Meta(上) (2025/7/15)

<<產業政策>>
■ 「活躍老化與健康平權」:咀嚼吞嚥機能重建的創新實踐與未來願景 (2025/7/18)
■ 應對高齡化挑戰:「健康臺灣」精神與認知健康的預防與介入策略 (2025/7/17)
■ 歐盟AI法規上路前,通用AI實踐準則揭示透明與安全雙軌治理藍圖 (2025/7/15)
<<市場報導>>
■ 113年我國非酒精飲料業產值年增3.9%,連續10年正成長 (2025/7/8)
■ 前瞻技術脈動:能源技術(202520) (2025/7/11)
■ 歐洲熱浪下的電力試煉:太陽能撐起電力供應,儲能與靈活電網成關鍵 (2025/7/11)
■ 前瞻技術脈動: 能源技術(202519) (2025/7/9)
■ 微小生物,巨大影響:浮游動物每年儲存六千五百萬噸碳的驚人發現 (2025/7/9)
■ 日本深海採礦啟動:稀土自主與海洋保育的兩難抉擇 (2025/7/8)
■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2) (2025/7/11)
■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1) (2025/7/9)
■ 小米或許才是特斯拉的真正敵手!小米和特斯拉對於電動車未來思考不同,採取戰略也不同 (2025/7/7)
■ AI獲得創投青睞而加碼,私募股權卻採取觀望態度 (2025/7/9)
■ AI和量子運算將改變穿戴式科技市場下降的危機 (2025/7/8)
■ Copilot+PC為什麼仍沒有成為市場成長的動力?Copilot Vision是關鍵嗎? (2025/7/7)
■ 蘋果不只要推出折疊式iPhone,還在構思可捲式顯示器之iPhone或iPad (2025/7/7)
■ 大而美計畫對台灣半導體以雙面刃視之 (2025/7/8)
■ SiC市場於2030年複合成長可達20%,Wolfspeed即使破產仍有競爭力 (2025/7/8)
■ 由於意外設計變更、人員短缺等因素,使得微軟受挫AI晶片推出時程 (2025/7/7)
■ 歐洲太空總署啟動火箭發射挑戰賽,強化歐洲自主發射能力 (2025/7/10)
■ 前瞻技術脈動:光子與量子技術(202512) (2025/7/11)

<<策略評析>>
■ 美國防預算布局深科技融合,量子、AI 與太空主導科技戰略制高點 (2025/7/11)
■ 川普宣布對日韓等14國課徵25%以上重稅,全球經貿秩序重陷動盪 (2025/7/8)

<<產業政策>>
■ 日本第12次德菲調查揭示未來30年科學技術發展重點與挑戰 (2025/7/11)
■ 歐盟投資8.52億歐元,推動六大創新電動車電池計畫 (2025/7/10)
■ 從「數位佃農」到價值創造者:生成式AI的信任挑戰與日本的應對戰略 (2025/7/8)
■ 歐盟啟動2030生命科學戰略:從臨床實驗到永續生產的創新加速器 (2025/7/8)
<<市場報導>>
■ 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18) (2025/7/4)
■ 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17) (2025/7/2)
■ 阿特曼提出:AI未來的發展將與能源創新正向相關,值得關注 (2025/7/1)
■ 華為在全固態電池的突破性研究,帶來對全球電動車長續航的期待 (2025/6/30)
■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20) (2025/7/4)
■ 自動駕駛車之熱,又再一次被燃起,關鍵在於AI重新點燃了希望 (2025/7/1)
■ 1億美元的AI人才爭奪戰正在OpenAI和Meta之間展開 (2025/6/30)
■ 蘋果改變戰略,借助Claude或ChatGPT之力,讓其重新站穩AI時代,可行嗎? (2025/7/2)
■ 解讀2025年第二季、下半年國內半導體業景氣走勢 (2025/7/1)
■ 當輝達奠定股市市值之王,闡明了AI黃金浪潮將席捲未來十年 (2025/6/30)
■ AI黃金浪潮來臨,2025年記憶體規模幾乎達2000億美元,HBM成為關鍵推手 (2025/6/30)
■ 前瞻技術脈動:太空科技(202514) (2025/7/4)
■ 歐洲啟動LEO-PNT星系計畫,打造次世代低軌衛星導航生態系 (2025/7/3)
■ 前瞻技術脈動:太空科技(202513) (2025/7/2)

<<專利情報>>
■ 美國生成式AI首宗著作侵權案實體判決出爐 -- Bartz, Graeber & Johnson v. Anthropic (2025/7/4)

<<產業政策>>
■ SolarPower Europe成立「電池儲能歐洲平台」,整合產業力量推動儲能發展 (2025/7/4)
■ 歐盟啟動「量子歐洲戰略」,打造2030年全球領導地位 (2025/7/4)
■ 歐盟力推減排90%新目標,但碳權彈性條款引發內部分歧 (2025/7/3)
■ 歐美加速推動後量子密碼轉型,迎戰量子威脅 (2025/7/2)
■ 韓國推動「先進創新設備聯盟」,打造自主科技未來 (2025/7/2)
■ 走向智慧社會:社會數位分身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 (202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