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根據Sanford C. Bernstein指出,蘋果零售專賣商店於2006年時,每1平方英呎創造了4,000美元(140萬台幣/平方公尺)銷售額。比起美國最大消費性電子零售通路商Best Buy來說,多了好幾倍。最近蘋果公司於紐約開了第三家專賣店。
|
|
根據蘋果公司公佈2007年第四季會計年度(即是從7月至9月)發現,其實體通路的營收已經達12.5億美元,佔了全部營收62億美元的20%。比起2006年同期,實體通路營收足足成長了42%。這與Best Buy、Wal-Mart、Target等通路商只有單位數字的營收成長率來說,簡直差距很大。為什麼蘋果公司有此能耐呢?
所有到過蘋果零售專賣店的消費者都有深刻感受到,蘋果商店所創造出舒適的氣氛、和藹的接待、親切的說明以及具人性化的科技佈置,都是其他零售商店所欠缺的。
圖一 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的蘋果專賣店
|
 |
Source :美聯社,2007年12月
|
此結果讓仍在零售通路佈局的消費性電子大廠索尼、手機龍頭諾基亞、PC大廠戴爾都有很大的挫折感。即使他們想學習蘋果的策略,也難以找到ㄧ個適合自己品牌形象的方法,因為蘋果公司已經建立了一個通路策略的典範。
基本上來說,蘋果通路策略的成功有幾種因素。第一是高水準的服務;第二是通路商店的設計;第三是iPod與iPhone等知名產品的帶動。
一旦顧客進入蘋果零售專賣商店,就有專人服務,讓您知道所有蘋果的產品,而且沒有那種一定必須購買的壓迫感。這種其他商店所沒有的環境與氣氛,是蘋果商店讓人持續造訪的原因。因為蘋果公司知道只要多拜訪幾次,購買機率增加,甚至會變成忠誠客戶。
蘋果商店設計是以簡單優雅為主。主要裝潢包含玻璃階梯或玻璃螺旋梯,其燈光也選擇柔和色系,讓消費者有一種不是進入賣場的感受,使人流連忘返。
要讓消費者進入零售商店,當然產品也要吸引人。尤其,蘋果所創造的iPod與iPhone都讓Mac電腦產生月暈效應,銷售業績不好也難。
現在紐約的觀光客到第五大道,已經將蘋果商店納入觀光景點之一。這是史料未及的效應。(79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