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國家產業安全網推動的理念及構想

瀏覽次數:692|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發佈於 2006年11月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貿委會
發佈日期:2006/10/27

貿易救濟的創新思維:3R+1P=42120,4年2期1百個據點20億


近年來全球化與區域整合之趨勢,使得各國政府如何利用各項資訊體系(國防、金融、經濟等)以及輔以法律制度與系統,建構國家產業安全體系成為重要課題。故為國內產業創造一個安全與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凝聚產業界與學術界力量,運用貿易救濟知能,以培育業界參與WTO倡議之貿易救濟相關議題因應能力,促使我國成為貿易救濟知識交換中心,產官學界共構貿易救濟自主性防禦體系,讓產業界能充分發揮最大運作能力,創造我國經濟發展優勢,建構國家產業安全網(National Industrial Security Net)刻不容緩。

有鑑於此,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簡稱貿委會)爰自國家產業安全角度,就貿易救濟政策、制度及執行等議題,刻正積極規劃「國家產業安全網」計畫,延續第1代 (90至94年)及第2代(95至99年)貿易救濟防火牆之政策理念,配合未來國際經濟情勢改變及國內政府組織再造政策,以前瞻、宏觀之創新思維,規劃建構足以推動國家產業安全之構想,結合現有全國北中南東4區貿易救濟諮詢服務團以及全省各地工業會、產業公(協)會、縣市農會、商會、工業區、科學園區及加工出口區等,規劃建立北中南東4區「公平貿易服務中心」,並與全省100個服務據點合作,依地方產業特性與需求推動下列「3R+1P」的工作內容:

一、庫才(Data Bank Resources)
(一)敏感性產品進口監控:建立敏感性產品篩選機制、即時價量背離分析、強化資料正確性與安全性及建立敏感性產品進出口訊息知識庫等。

(二)受進口威脅產業情資網絡:設置專屬舉發網站、建立多元化的情資蒐集管道、主動發掘產業問題及強化艱困傳統產業之追蹤輔導機制等。

(三)貿易救濟案件訴訟諮詢:組成訴訟諮詢專家團、建立虛擬申請機制、強化反濫訴功能及建立貿易救濟案件諮詢顧問中心等。

二、人才(Human Resources)
(四)貿易救濟人才培訓及認證:建構多元學習管道、規劃全方位之貿易救濟專業人才養成教育及認證機制等。

三、資才(Financial Resources)
(五)貿易救濟調整協助計畫:制定貿易救濟調整協助計畫,規範、資格審查及部分負擔機制,成立跨部會協商工作小組及建立績效指標,定期追蹤評核成效等。

四、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
(六)貿易救濟公共政策辯證及國際交流:舉辦貿易救濟公共政策辯證、活絡貿易救濟公共政策之國際交流、溝通非政府組織與政府之間的意見與行動等。

(七)泛國家利益研究:研析歐美國家個案、侵害國家利益個案政府介入方式,建立經濟模型以評估貿易救濟措施採行與否之整體效果及建立國家經貿風險管理機制等。

目前貿委會正積極爭取將本計畫列為97年新興中長程個案計畫,配合國家建設計畫推動上揭7項業務主軸,落實貿易救濟業務之推動,為國內產業建構國家經濟安全體系,期能藉由發揮貿易救濟功能,為國內產業建構公平競爭之貿易環境、杜絕非經濟因素干擾、提供緊急救濟後援機制、培育貿易救濟人才、穩定就業市場、強化產業體質,以提升國家經濟之總體競爭力。(1176 字)

相關網址: http://www.moeaitc.gov.tw

policy_06_133.jpg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