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USB介面將發展成3C都接受的介面

關鍵字:通用序列匯流排(USB)
瀏覽次數:902|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Carlos 發表於 2005年4月20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2000年以前Wintel重視核心技術的程度要遠大於介面。基本上,在那之前PC介面以沿襲1984年的PC AT架構,缺乏關鍵性的高速週邊應用,因陋就簡的狀態一直持續到九○年代中期。PC能夠長期不在介面上做改良,可能的因素是應用方式集中在低速產品,PC主要的外部輸出入週邊設備、鍵盤、滑鼠都是低速的裝置,掃描器和監視器限於解析度未提昇至相當程度,循序和並行串接埠都可以應付。

 

圖一 全球USB市場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In-Stat,工研院IEK,2005年.

但是至1999年之後,開始改觀.1999年起Wintel強力推動USB2.0,並如期在WinHEC 2000中公布1.0版.簡單來說,USB(通用序列匯流排)主要的目的是用來連接電腦與週邊裝置之間的匯流排,其具有隨插即用(Plug and Play)的功能,使得週邊裝置不須經過繁複的安裝程序之下,便可任意將週邊裝置連結、配置、使用及移除。

目前支援USB的週邊裝置包括滑鼠、鍵盤、數據機、印表機、掃描機、數位相機與監視器等各種不同的產品.從2000年以後,USB介面已經成為自序列埠以後,在個人電腦上最成功的週邊連接介面。

早期的USB1.x指的是傳輸速度為1.5Mbps的USB1.0或是傳輸速度為12Mbps的USB1.1,主要採主從架構(Master/Slave),應用於電腦及其週邊產品之靜態資料傳輸,不過在傳輸影像等大量資料時,則顯得不足。

為了解決USB1.x傳輸速度過慢的問題,提出USB2.0,將最大傳輸速度一舉提升至480 Mbps,並完全向下相容USB1.x;此外,透過USB2.0集線器可同時連接127個設備。現今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新電腦皆配備USB2.0之連接埠.

不過,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與通訊產品也開始採用USB之後,使得USB成為目前應用範圍最廣的介面.根據IEK提出的觀點,2006年之後,USB在通訊領域的應用將不斷上升,將形成電腦、消費性電子與通訊的匯流排.

在全球市場規模方面,In-Stat/MDR預估USB的產品出貨量將從2003年的4億9000萬套成長至2008年的11億3000萬套,年複合成長率為 18.1%。(732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