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在PC市場,桌上型電腦的出貨比重將日漸衰退,但是在桌上型電腦領域之內,產品不斷蛻變的心卻沒變。根據研究,在液晶面板價格不斷下滑,以及低價處理器在性能提升下,將造就All-in-one電腦往低價化的發展趨勢不變。
|
|
對於PC業者來說,小筆電(Netbook)既然能夠擴大在筆記型電腦市場的出貨比例。原本英特爾想主推的Nettop,由於低價的吸引下,將能夠讓All-in-One電腦也可能成為下一個讓其發光發熱的商機。
跟據廠商佈局來看,2009年除了蘋果、惠普、索尼、戴爾之外,華碩、微星、宏碁、聯想、明基等廠商,亦將陸續推出All-in-one電腦產品!
表一、All-in-One電腦品牌 |
|
400~1000美元
|
1000~2200美元
|
代表廠商
|
華碩 Eee Top
微星 Wind NetOn
Trigem AVERATEC
明碁 nScreen
|
宏碁 Gateway Z2300
|
蘋果 iMac
索尼 VAIO LN
惠普 Touch Smart IQ518
聯想 IdeaCenter A600
|
微處理器
|
英特爾Atom N系列
|
超微Athlon 2650e
|
英特爾Core 2 Duo
|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09年2月 |
其實,在1999年時,許多廠商也認為All-in-one電腦是發展趨勢,所以紛紛推出相對機種。不過,當時無論是處理器、或者是液晶面板都處於高價階段,加上處理器的運算能力仍有向上提升的空間,而液晶監視器螢幕尺寸當時也是14至15吋為主流,都不符合時代潮流下,大家都鎩羽而歸。
可是現在無論是處理器價格與性能,或者是液晶面板尺寸與價格,都已經讓消費者能夠接受,更重要All-in-One電腦還提供視聽娛樂、上網及文書處理等功能,可說是經濟又實惠。
從價格進行分析,原本蘋果的iMac,或者索尼的Vaio LA/LM,甚至惠普的Touchsmart都是近年來主攻All-in-One電腦市場。不過零售售價從1200至2200美元不等,這使得市場侷限在利基市場。
可是目前無論是華碩、或者微星都預計推出低於1000美元(主要都在600美元以下)的All-in-One電腦,當然主要就是採用英特爾的Atom處理器。不過,也有廠商期望採用Core 2 Duo處理器期望將價格壓至10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間。
總之,低價化是All-in-One電腦未來出貨量提升的最大動力。一般預估,未來3至4年,All-in-One電腦將佔桌上型電腦至少在30%以上的佔有率。(72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