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Frost & Sullivan市場報告,2008年CRO總產值約174億美元,約佔全球藥物研究的15%,預估2013年將成長至343億美元,2004-2013年的年成長率達14-16%。美國是CRO產業的先驅與主導者,總產值為65億元(約佔市場之57%),其次為歐洲,佔23%,亞洲佔10%。預估五年內整體CRO市場將超過400億美元(圖一)。亞洲地區,因成本相對歐美市場低廉,未來市場潛力看好。
|
|
對全球生技製藥產生委外代工(CRO),這是市場趨勢已成為產業發展的一環,因為可以加速產品的上市時程而降低成本,同時可以提早獲利。近年來,受到暢銷藥品的專利紛紛到期、新藥研發成本高、藥價調降以及經濟衰退等因素影響;另外,也因醫藥法規的修訂,公司只要有專利,藥品亦可銷售。因此,藥品研究亦可借外力CRO開發。以上因素均促使此項產業能繼續成長。
圖一、CRO市場產值預估

目前全球共有一千多家CRO公司,分別提供藥物開發鏈的不同服務(當然也有全方位服務),見表一,其中表現最佳公司為Quintiles公司。前十大CRO的市場佔有率為61.6%。近年全球性案件增加,尤其亞洲國家具有成本低、人口多、新型疾病及人才等優勢,使得全球CRO大廠商積極佈局於亞太地區,例如蘇俄、印度及中國大陸等,預期至2013年亞洲市場成長將達全球CRO市場的14%。
表一、全球主要CRO公司之市場佔有率
CRO公司
|
市場佔有率(%)
|
CRO公司
|
市場佔有率(%)
|
Quintiles
Covance
PPDI
CRL
Parexel
ICON
MDS
|
15.30
10.30
9.50
8.10
4.70
3.50
3.40
|
PRA
SFBC
Kendle
Omnicare
SGS
BASi
其他
|
2.30
2.30
1.30
1.30
1.20
0.30
35.60
|
資料來源:Contract Pharma,Frost Sullivan
藥品委外市場需求的領域主要有:(1)新藥探究(2)臨床前毒理研究及ADME(3)臨床試驗(4)高價值原料藥代工生產及製程開發。而藥廠委外研發及生產的目的在於:(1)節省經費(2)縮短上市時程(3)彌補本身空間或核心能力之缺乏(4)符合法規日益嚴格的要求。
目前,雖然中國和印度已取得先機,在CRO方面不論是化學服務、臨床前及臨床試驗,具有人才多、價格低優勢、市場潛力大的優勢利基,如蘇州康明。卻是,在代工生產(CMO)方面未見起步。反而是,新加坡、韓國跑得最快。因此CRO廠商為取得市場競爭力,應擁有充裕人才與人力、擴大市場經濟潛力、注重藥品審批時程效率之外,還必須著重品質、時效管控及統籌能力等。
我國是目前唯一在整個CRO服務鏈上建置完善者(見圖二),應妥善規劃鼓勵委外研發與委外生產間建立聯盟,形成群聚效應,提供高品質、高時效的服務,打出台灣品牌,產生更大綜效,如此更能協助國內生技產業發展,亦可成為國際化的窗口。另外,國內現階段CRO方式之產品,以食品及保健食品為多,但公司只擁有產權及經銷權。
圖二、我國生技/醫藥產業之研發及生產提供服務者

由於全球主要醫藥服務業廠商在未來十年內,能持續經營且佔優勢的公司將不到20%,因此〝亞洲醫藥服務提供〞成為世界新趨勢。如何掌握時機,在委外產業中樹立標竿,提高國際可見度,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競爭課題。
(1138字;表1;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