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漿
根據南韓線上顯示器銷售與研究機構Displaybank於2004年夏季韓國顯示器研討會當中公佈的資料顯示,2003年全球電漿顯示器的需求量為170萬台,而2004年將成長至350萬台,成長率為106%。
刺激市場需求的主因在於平均銷售價格的下跌,使得電漿電視的需求因而獲得青睞。根據Displaybank的預估,2004年電漿顯示器的平均價格將下跌27%,達2,958美元。
電漿電視主要的目標市場一直鎖定在40吋以上,由於在2003年美國通路市場推出一系列低價的電漿電視,使得電漿電視賣到缺貨,2004年廠商為了刺激更大的需求量,價格下降將是不得不的趨勢。
根據市場報導,HP與Motorola都將在2004年第三季推出液晶電視以及,42吋以上的電漿電視,促使資訊與通訊大廠投入電漿電視的主要原因在於數位家庭以及面板價格不斷下降的結果.一般相信,在今年耶誕假期,將會有一波液晶、電漿與投影電視的價格戰。
圖一 PDP供需趨勢 (單位:百萬台) |
|
Source : Displaybank, 2004年6月
表一 三種微型投影電視性能之比較 |
技術 |
優勢 |
劣勢 |
LCD |
1.高品質
2.面板成本低 |
1.複雜光學系統
2.面板對位不易
3.一致性問題 |
DLP |
1.簡易光學系統
2.產品壽命長
3.高對比 |
1.面板昂貴
2.彩色中斷
3.抖動干擾 |
LCoS |
1.高解析度
2.高孔徑率
3.低成本(未來) |
1.良率過低
2.溫度敏感度
3.面板對位不易 |
Source : LG電子, 2004年6月 | |
投影電視根據三星電子表示,美國從2003年9月開始微型投影電視的銷售量一直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因此他們看好微型投影電視在2004年的表現。
此外,LG電子認為2006年全球60%的投影電視都將是微型投影電視的天下,其中DLP投影電視更佔微型投影電視比重的50%以上。
由於DLP現在在微型投影電視的性能上極具優勢,加上價格也下降到一般市場可接受的水準,因此短期之內,DLP投影電視將漸漸成為主流.不過,隨著Intel、Sony、台積電與聯電投入LCoS的發展,比起DLP只有德州儀器來說,的確在製造成本上極具潛能,只要未來能夠將良率提高,一定有希望在價格上與DLP競爭。
美國是目前投影電視最大的市場,2003年有270萬台的出貨量,而各家廠商也紛紛看好中國大陸市場在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認為是值得投入的市場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