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顯示器正在進入另外一個成長的階段.根據iSuppli研究機構預估,2010年3D顯示器硬體的銷售量,在非政府與軍事機構領域,將可達812萬片,比起2003年的203萬片,足足成長了4倍之多.

|
* Private-sector sales only (no military or government) Source: iSuppli,2004年8月 |
其實,現在大部分3D顯示器都是用在政府與軍事用途.然而,隨著3D顯示器製造的廠商數不斷的增加,以及研究經費的增加,因此無論在技術上或者是在成本上都有顯著的改善與進步,所以已經有許多醫學院、醫療體系、工業公司與娛樂等市場,開始採購3D顯示器.
根據iSuppli預估,在私人公司市場領域,2004年3D顯示器硬體銷售量將可達293萬片,比起2003年成長了44.5%.而從2004年至2010年3D顯示器硬體銷售量的複合成長率將可達18.5%.
3D顯示器一般在軍事上用的頗多,不過操作3D裝置都過於複雜,而且顯示品質也不盡如人意的情況,因此一直難以推廣至企業。也就是說,通常軍事上,為了作戰考量,許多3D顯示器通常需要特殊的眼鏡,或改變輸入方式,因此操作人員需要經過訓練。
後來隨著三洋、夏普、日立、三星電子、飛利浦與柯達等廠商陸續發表3D顯示器雛型產品之後,使得大家對於3D顯示器應用在企業市場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以夏普為例,其已經真正在不需要3D眼鏡的情況下,製造出真實的3D顯示器.其是採用Iizuka的方法,螢幕分成兩邊,而且兩邊顯示的圖像略有不同,就像從立體攝像機裏看物體一樣。因此觀看的人在看顯示器時是呈現3D立體的感覺.
如果真能如此,則3D顯示技術就可廣泛運用在3D遊戲機、外科手術的訓練、建築物的設計與研究開發分子結構模型上等。iSuppli 預期遊戲機將成為驅動 3D顯示器成長的動力.
以現今3D顯示器技術的開發方向來說,有四種不同類型的相關技術,第一是使用主動開關或被動玻璃的平面顯示器;第二是自動實體平面顯示器;第三是頭罩式顯示器;第四是真實3D顯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