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受到售價價格下跌影響,LCD上游材料也因而受到波動,包括: 彩色濾光片、背光板膜組、驅動IC晶片和偏光膜,面臨價格2-5%降價空間。然而,力特光電和瑞儀光電認為降價並不能對提振市場有助益。

今年8月初,17吋液晶顯示器價格仍在美金$240,至8月底跌至美金$220-230。LCD第二線廠商甚至調降至美金$210。
南韓方面也有些動作,第一線驅動IC晶片廠正計劃將每個出貨由美金$1.5-1.6,調降至美金$1.3,這也對台灣驅動IC廠產生降價壓力。
8月時,力特光電宣稱已調降偏光膜價格6%,導光板將不會以調降來刺激市場。
瑞儀光電也宣稱不會調降LCD背光模組,因為今年七月營收創新高,預計8月營收應該會持平甚至更好。
國內龍頭廠友達指出,九月大尺寸面板價格止跌有望!主要客戶九月面板報價已可以維持在八月的水準,顯示在七、八月面板價格大幅降低之後,第三、四季底的市場需求將被迅速地刺激出來。友達認為,接下來面板價格持續下跌的狀況可望逐漸緩和。
不過,瀚宇彩晶卻指出,目前要準確估計價格落底的時間相當困難,九月面板價格仍將有五%左右的降價空間,估計這一波17吋面板落底的價格應該在180~190美元左右。
市場調查DisplaySearch也認為,這二個月以來面板的大幅降價,應該已經可以刺激市場需求現身。六月十七吋面板報價高達280美元,八月已經來到220美元的水準,降幅高達二成以上,這種把面板價格在短時間內做大幅修正的情況,過去很少見到,但已發揮相當大的穩定市場信心效果。
從友達角度來看,面板價格應該已經可以止穩,同業不應該過度反應,否則造成下游客戶的信心不穩定,出現觀望態度,反而會造成旺季遞延的不利情況。
面板跌價的狀況,究竟要持續到什麼時候?監視器廠商認為,目前有2個觀察重點,第一個是9月底的訂單狀況。原先認為9月初就可以判斷景氣回春與否,不過,現在看來可能要延到9月底,也就是聖誕節訂單的最後期限。
第二個觀察重點是國際油價變化。監視器廠商表示,近期國際油價是否能停止飆高,將是市場能否回春重要指標之一,因為往年冬天的油價不會下來,而油價一旦持續上漲,就會造成運費提高,同時也會使得一些上游原料漲價,成本的提升會使得廠商生存空間更加壓縮。
監視器廠商認為,恐怕從下半年開始平均售價(ASP)都會大幅縮水,因往年上、下半年的營收比重可能都是4:6或4.5:5.5,而2004年的狀況很可能會是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