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南韓市調機構DisplayBank表示,三星獨資興建的第二條七代線,可望於2006年4月進入量產,較原先預計2006年下半進入量產的時間提前。提早量產的最主要原因是其與索尼合資的七代線,給他們許多七代線的量產經驗,因此原本預計在2006年下半年才會進入量產的第二條七代線,將可提早.
圖一 40吋至48吋之液晶面板在2007年產量
|
廠商
|
玻璃基板(mm)
|
月產能
|
可能實際年產量
|
量產時程
|
Sharp
|
2160 x 2400
|
30千
|
2016千
|
2006 Q3
|
S-LCD
|
1870 x 2200
|
60千
|
4032千
|
2005/03
|
Samsung
|
1870 x 2200
|
45千
|
3024千
|
2006/04
|
LPL
|
1950 x 2250
|
90千
|
6048千
|
2006 Q2
|
友達
|
1950 x 2250
|
30千
|
2016千
|
2006 Q4
|
奇美
|
1950 x 2250
|
30千
|
1008千
|
2007 Q2
|
Total
|
|
18144千
|
|
|
Source :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本室整理, 2005年7月
|
七代線的玻璃基板尺寸為1,870mm×2,200mm,可切割8片40吋與6片46吋液晶電視面板,32吋則可以切12片,而七.五代線的玻璃基板尺寸為1,950mm x 2,250mm,可切割8片42吋.而八代線的玻璃基板尺寸為2,160mm x 2,400mm,可切割8片46吋.
目前在七代以上產線的競爭,除了三星的兩條線之外,還包含樂金飛利浦月產能規劃9萬片的七.五代廠,預計在2006年第二季開始量產;夏普規劃初步月產能1.5萬片,2007年將加至3萬片的八代線,並預計在2006年第三季進入量產;友達規劃月產能3萬片的七.五代廠,預計在2006年第四季開始量產;奇美規劃月產能3萬片的七.五代廠,預計在2007年第二季開始量產.
對三星而言,三星直接從五代線跳到七代線的投資生產,主要就是押寶40吋的液晶電視市場,而樂金飛利浦之所以跳至七.五代線,主要就是針對三星的40吋而來,而其能生產更多的42 吋,至於夏普則把重點擺在46吋以上的市場.
根據推算,如果以7成的良率計算,2007年全球6條七至八代線的年產量,將可生產40吋至48吋液晶電視面板總數為1814.4萬片,如果以iSuppli預估,2007年液晶電視機出貨量為3398.3萬台,明顯供過於求.因為40多吋機種不可能一推出就佔上50%以上的佔有率.(739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