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製造、服務、營建業等重點行業景氣變化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劉佩真 發表於 2025年3月4日

圖、檢視製造、服務、營建業等重點行業景氣變化
雖然近期美國川普總統動作頻頻,除了對於我國半導體業恐加徵關稅或要求台積電赴美投資擴大、救援Intel外,川普總統能源及關稅政策對我國石化業連動影響、川普總統終止綠色新政對於我國綠能產業的蝴蝶效應、美將加徵中墨加關稅牽連汽車零件廠隨供應鏈調整布局、美中貿易戰2.0加速紡織供應鏈移轉使台商調整全球布局、美國加徵汽車進口關稅25%對我國汽車零件業的影響等議題均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但因多數政策尚未確認是否實施,故仍停留於討論階段,故現階段景氣影響因素依舊回歸於產業發展的主軸。
2025年1月製造業工業生產指數呈現連11紅,顯示AI、高效能運算、雲端資料處理等應用需求依舊帶動資訊電子、半導體業等族群的表現;而1月批發、零售、餐飲業營業額除批發業呈現負數以外,其餘皆呈現正數態勢
2025年1月製造業工業生產指數呈現連11紅,顯示AI、高效能運算、雲端資料處理等應用需求依舊帶動資訊電子、半導體業等族群的表現,特別是伺服器的出貨與先進製程的接單暢旺,而傳產尚未擺脫海外同業低價競爭的負面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川普目的為提升美國先進製造產能,因此擴大在美投資避不可免,關鍵在於如何投資,能使我國保有技術優勢,並滿足川普對美國製造的想像;我國期望在半導體相關供應鏈除了能具備客戶所需的安全與韌性、民主國家科技與經貿合作之外,也期望能加強雙向投資、人才培育與交流、標準制定與技術規範、強化產業聯盟合作,但更要留意我國關鍵產業保護機制與資安防護。若以服務業來說,2025年1月批發、零售、餐飲業營業額除批發業因年前製造業早已積極備貨而呈現負數以外,其餘皆呈現正數態勢,主要是受益於農曆連假買氣旺盛,加上外食費用的調高也是原因之一。
2025年1月國內不動產市場氛圍依舊偏冷,特別是住宅交易持續降溫,所幸商用不動產中的投資買賣市場依舊有所表現
以台經院所公布的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觀察之,2025年1月已結束先前連續三個月上揚的態勢,再度轉為下跌,主要仍與不動產市場氛圍依舊偏冷有關,營造業景氣則屬持平。2025年1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33.7%,且單月規模僅有1.42萬件,下探2023年1月以來的新低量,除了係因1月底適逢春節假期,導致交易天數下降外,又因2024年下半年迄今的打炒房政策壓抑買氣,加上全民等降價的心態發酵,另外新屋交屋普遍趕在年底前完成登記,等同缺少新屋交屋潮挹注,故使得1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相較於2024年12月出現大幅度的下滑;而觀察區域別的差異,僅有高雄市跌幅未超過三成,其餘五都減幅均在30.1~37.7%的區間。若以年增率觀之,則2025年1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年增率為-43.2%,主要是1月恰逢農曆春節九天連假期間,工作天數較2024年同期減少約22%,同時目前公股行庫對不動產放款態度保守,民眾申貸仍須等候,且央行第七次選擇性信用管制效應發酵,況且2024同期因正逢新青安政策激發的首購潮升溫而導致基期較高所致;若以區域別觀察,則2025年1月新北市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年減率高達50.5%,跌幅位居六都之首,係因2024年同期新北市重劃區議題濃厚區域如新莊、三重、板橋及淡水、新店等處均有新建案完工交屋挹注,致使基期相對墊高的緣故。
至於商用不動產市場各產品表現有所差異,以辦公室租賃市場的表現相對較為弱勢,畢竟新增供給的增加對於整體市場的去化及租金水準皆帶來壓力,呈現空置率將呈現遞增、租金增幅趨緩的態勢;而重要店面租賃市場景氣再向上攻堅較缺乏推升的力道,主要係因觀光、零售市場未再有突出的表現;至於土地交易市場表現也因缺乏不動產開發商大舉獵地的動能而無法超越20224年的水準;僅有商用不動產投資買賣市場受惠於科技業自用買盤、台商回台解禁資金投入、金管會下修壽險業者投資不動產最低投報率限制至2.545%等因素而有所支撐。(1484字;圖1)
作者資訊:
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參考資料:
元月零售、餐飲、營業額創高。經濟日報。2025/02/25。
1月工業生產指數優於預期 首季可望淡季不淡。央廣。2025/02/25。
1月製造業測驗點連3升 未來聚焦關稅及AI泡沫。中央社。2025/02/25。
製造業氣候測驗點連三月上揚 台經院:歐日景氣好轉可望帶動傳產。太報。2025/02/25。
春節拖累營建業、服務業 房市疲軟影響接單情況。富比世雜誌。2025/02/26。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