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2006年外貿大步邁進, 2007年續呈穩健擴張

瀏覽次數:812|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發佈於 2007年1月1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資料來源:經濟部貿易局
發佈日期:2007/01/08

壹、去年我國外貿大放異彩,各項貿易目標均順利達成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頃依據財政部統計處於2007年1月8日發布之去(2006)年12月份海關進出口貿易資料顯示,去年1-12月我國對外貿易總額4267.1億美元,出口總值為2,240.0億美元,成長12.9,進口總值為2,027.1 億美元,增加11.0,出超已達212.9億美元,成長34.6,顯示2006年我國外貿已交出漂亮成績單,貿易總額不僅突破4,2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而出超亦已超過210億美元,出、進口成長率亦達到2位數以上之成長,均已達成我國去年度貿易設訂目標。

回顧2006年我國外貿成長歷程,年初因為各國採取調升利率的緊縮貨幣政策,以及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攀升之影響,3月份我國出口僅增加8.4,進口則衰退0.5。至7月份國際油價在創下每桶78美元新高之後,開始緩慢調降,加上下半年全球資訊科技業景氣升溫,使我國對外貿易持續擴增,我國出口於7月份大幅增加21.1,進口亦成長17.5,表現超乎預期。至8月份美國暫時停止升息後,更提振全球景氣力道,同時我政府亦適時推動「大投資」產業及金融套案等計畫,對促進我國經貿成長有所助益,使我國全年出、進口達2位數以上成長,表現極為耀眼亮麗。

貳、去年我國出口「均衡健康」發展,今年將拓展9國及油元國家新市場

2006年我國對主要貿易夥伴之出口,呈現「均衡」的健康型態,對亞洲地區的出口成長僅略高於歐美地區,主要係歐盟景氣逐漸好轉,提高我國對歐盟之出口成長力道,並縮小我與對亞洲地區出口成長的差距。去年我第1大出口市場依舊為中國大陸(含香港),成長率為14.8,占我出口比重高達39.8;惟若扣除香港部分,則中國大陸占我出口總額僅為23.1,故我國對中國大陸之出口依存度並不算太高。我國第2大出口市場為美國,成長率為11.2,其占出口比重14.4;對東南亞國協(6國)出口成長率為13.8,其占出口比重13.7;對歐盟(25國)出口成長率為10.2,其占出口比重11.0。就個別貿易夥伴觀察,出口成長兩位數的夥伴分散在全球各地區,例如:亞洲的中國大陸(含香港)(14.8)、南韓(21.7)、新加坡(15.4)、泰國(19.8)、馬來西亞(15.4)及越南(18.7),美洲的美國(11.2),歐盟的德國(12.2)、義大利(22.1),以及澳洲(13.9),並沒有集中在某地區的現象,整體而言,2006年我國出口係朝「均衡健康」方向發展。

在進口方面,去年成長較高的貿易夥伴分為3類型,一是主要能源供應的西亞地區,如阿聯大公國(83.5)、沙烏地阿拉伯(31.4),擁有相當高的成長;二是上下游產業分工的東亞新興國家,如中國大陸(20.1)、南韓(13.3)、馬來西亞(16.0)及越南(21.2)等,維持2位數的較高成長;三是經貿發展相對較為成熟的歐美地區,如美國(7.1)及英國(3.9),成長幅度僅個位數。由於我國高速鐵路之興建已完成,且去年我亦無相關運輸設備之大量採購,故我國對主要貿易夥伴之進口均維持溫和成長之局面,並未對特定國家進口有顯著突出之變化。

2007年經濟部國貿局將與政府相關經貿單位及公協會共同攜手合作,積極推動並確實執行協助廠商拓展其他海外市場,目前業已選定日本、韓國、俄羅斯、印度、巴西、越南、南非、馬來西亞及土耳其等9國以及中東油元國家為出口重點拓銷市場。經由一系列拓銷活動之規劃實施,冀望今年能夠達到新的三種效能,其一是鼓勵我國廠拓展海外市場,賺取利潤,增加就業機會,並維持我國對外貿易成長動能;其二藉由重點地區出口拓銷措施,分散貿易過於集中於單一地區之風險,達到我商佈局均衡發展全球目的;其三係透過拓展海外市場,加強我與各國貿易往來,提升我與各國雙邊經貿關係。貿易局已設定2007年貿易成長率達到成長10的目標,以續創貿易榮景。

參、在低通膨和低利率環境下,2007年全球經濟成長將「溫和樂觀」成長

根據環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 Inc.)於2006年12月預測資料顯示,2007年全球經濟預估將成長3.2,全球出口將成長11.5,全球進口將成長10.9。此外,根據主計處、台經院及中經院預估2007年我國出口成長幅度介於6.12與9.90之間,進口增幅則在6.02與12.43之間(詳表1)。有關2007年全球經貿前景,貿易局綜合國內外研究機構評估後,認為2007年全球經貿將有以下幾個趨勢:

(一)美國經濟走緩:由於房市疲軟使2007年美國經濟成長呈現趨緩走勢,幸賴消費面(就業率上升、實質所得提升和原油價格下降),以及資本面(高利潤和高資本利用率)等有利因素,使其經濟前景不致太差。

(二)其他國家穩健:歐元區經濟未來將維持穩健甚至加速成長格局;中國大陸與印度經濟呈現過熱現象,仍將扮演要角。

(三)美元匯率走貶:因美國龐大經常帳赤字及較高利率,將使未來美元一整年持續看貶,預計歐元將由1.33美元微升至1.40美元,日圓將由115美元升值到105美元,人民幣則上升5。

(四)油價波動不大:預計原油價格將在每桶60元到65元之間波動。

(五)通膨不致發生:主要國家食物及能源價格除外之核心通貨膨脹率(core inflation)均降到2以下,全球通貨膨脹趨緩。

(六)利率走勢穩定:美國將逐漸調降利率至4.5水準,歐洲央行則會調高利率至3.75,日本則提高利率逐漸調升至1.0。

綜觀2007年全球經貿前景,在低通膨和低利率環境下,預計今年全球經濟成長仍將「溫和樂觀」的成長,而2007年我國貿易前景,亦將呈現「穩健擴張」格局。

貿易局發言人:徐副局長純芳
辦公室電話:2397-7103
行動電話:0921427088

表1、國內各經濟研究機構對2007年我國進出口之預測

 

出口

進口

 

金額

成長率

金額

成長率

中經院

251,272

9.90

226.789

9.92

台經院

245,200

9.13

230,400

12.43

主計處

236,817

6.12

215,500

6.02

資料來源:

中經院──台灣經濟預測(2006.12)
台經院──景氣動向調查月報(2006.12)
主計處──國民所得與經濟情勢預測(2006.11)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