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韓三星電子 2006 年第三季財報,其 TFT 液晶面板事業,該季營運獲利為 1,600 億韓元,獲利較 2005 年同期降低 46% ;銷售額則上揚 12% ,達 3 兆韓元,部門整體獲利率由第二季的 2.6% 增至 5% ,對照日前樂金飛利浦的同季財報表現來看,三星面板事業獲利能力再度勝出。
|
|
在 2006 年第一季之前,三星電子與樂金飛利浦的獲利能力一直維持相當。而且營益率都是隨著景氣供需變化時大時小。不過,隨著 40 吋電視與 37 吋、 42 吋電視之爭開始,南韓雙雄的獲利能力開始產生變化。
圖一 樂金飛利浦與三星電子每季營益率之比較
|

|
Source : Digitimes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 STPI ) 整理 , 2006 年 10 月
|
儘管 2006 年第二季過渡到第三季間,面板跌價效應浮現,導致三星面板事業獲利較 2005 年同期下滑,但三星在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方面頗有斬獲,該季出貨的 300 萬片液晶電視面板中, 40 吋面板出貨量達 120 萬片,季成長率 34% ,而 46 吋以上面板出貨量 40 萬片,季成長率達 4% 。
三星 40 吋以上佔其液晶電視面板出貨比重已達 53% ,除了與日廠索尼合資面板廠,雙方推出液晶電視新品的利多,三星 Bordeaux 系列液晶電視的全球銷量,上市半年已經超過 100 萬台,也對三星面板事業獲利挹注不少。三星液晶電視面板營收佔其面板事業比重,則達 52% 的規模。
反之,樂金飛利浦公佈 7 至 9 月一共虧損 3,210 億韓元,比起去年同期為獲利 2,270 億韓元,下跌了許多。主要原因當然是電視面板的策略出現問題。由於樂金飛利浦是以 37 吋與 42 吋電視面板為主。由於這兩個尺寸的市場一直被 40 吋挨著打,因此造成期成本控制出了問題。
未來隨著樂金、飛利浦等下游電視廠商開始打 42 吋價格戰的情況,獲利能力也將受到質疑。未來只有等待 2007 年看看飛利浦股權流向何方而定。( 719 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