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力推減排90%新目標,但碳權彈性條款引發內部分歧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黃松勳 發佈於 2025年7月3日
圖、歐盟力推減排90%新目標,但碳權彈性條款引發內部分歧
歐盟執委會正式提出對《歐洲氣候法》的修正案,訂定至204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水準減少90%的新目標。此舉旨在強化政策的可預期性、促進創新與強化能源安全,並為2050年達成氣候中和鋪路。然而,這一目標同時也引發成員國與民間團體之間的激烈辯論,特別是在碳權交易彈性條款上。
根據歐盟報告,目前距離2030年「減排55%」的階段性目標已接近完成,這為2040年新目標鋪設了基礎。然而,多數成員國在接受90%減排承諾上意見分歧,尤其是涉及使用「國際碳信用」的條款,引發氣候正義與環境誠信方面的憂慮。歐盟科學諮詢委員會曾建議以更積極的90-95%國內減排為主軸,拒絕將氣候責任外包至第三國。
歐盟提案允許自2036年起,最多3%的減排量可透過購買第三國的高品質碳權達成。然而,此一安排被視為對部分減排成本過高的產業讓步,包括德法等工業大國。批評者認為此舉為企業與國家提供了碳帳面上的迴避空間,恐使歐洲減排實質力道大打折扣,甚至衍生出「碳漂綠」的風險。
歐盟委員會指出,該目標將配合清潔產業協議與稅務誘因,以穩定投資環境與加速技術升級。不過,工業能源消費者聯盟(IFIEC)則警告,90%的目標曲線過於急促,可能導致去工業化與碳排轉嫁至進口產品。此外,儘管有資金與政策支持,如何落實工業減碳仍是挑戰。
科學家與綠色組織普遍主張更積極的本地行動,並警告依賴海外碳權無助於全球實質減排。歐洲氣候科學顧問指出,碳補償的效果常因額外性與可驗證性不足而遭質疑,對實現巴黎協定的公平性構成潛在風險。然而,面對成員國對產業與選民的壓力,歐盟氣候專員Wopke Hoekstra則強調:「我們能夠完成這項艱鉅任務。」
歐盟調查指出,高達85%的歐洲民眾認為氣候變遷是嚴重問題,77%更認為氣候損害的代價遠高於減碳投資。然而,在政策協調層面,包括義大利、捷克與部分中東歐國家對2040目標仍存疑慮。法國總統馬克宏則強調需先達成2030目標,再謀求2040共識。
風能歐洲(WindEurope)指出,若無明確的再生能源年度部署目標,2040年90%的總體目標恐淪為紙上談兵。該組織呼籲各成員國在2031-2040期間需訂立細緻可行的可再生能源推進計畫,以保障電力供應與產業用能穩定。
部分領導人如西班牙總理桑切斯(Pedro Sánchez Pérez-Castejón)表示,未來競爭力來自能源轉型,而非依賴化石燃料。丹麥與北歐國家則展現綠色轉型與社會公平並行的模式,成為高目標路線的堅定擁護者,也凸顯區域政策進展的非均質性。
為促進產業淨零轉型,歐盟正啟動包括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清潔技術稅務優惠與製造設備補貼等政策。執委會並預告將推出「工業減碳銀行」與化工產業行動方案,以分領域深化脫碳行動。
綠色團體與社運人士批評,作為歷史最大排碳者之一,歐盟應當率先「在家減碳」,而非透過海外種樹來換取潔白良心。他們呼籲從源頭淘汰化石能源計畫,以減輕民眾能源成本與改善空氣品質。
歐盟氣候委員表示,希望能在2025年11月於巴西舉行的COP30前完成內部法案協調並對外提出新氣候行動方案。隨著氣候變遷影響日益迫近,歐洲的時間壓力與國際政治風險也與日俱增。
歐盟2040年90%減排目標展現出宏大的氣候雄心,但其落實仍需跨國協調、民意支持與產業轉型間的縝密平衡。此目標能否真正推動歐洲邁向2050年氣候中和,將取決於未來數年內的制度設計、財政支持與執行意志。(1288字)
參考資料:
Amid severe heat wave, EU pitches flexible 2040 climate goal. DW,2025/7/3
EU targets 90% cut in emissions by 2040 as green groups cry foul. The Guardian,2025/7/2
EU outlines measures for 90% emissions cut by 2040. Balkan Green Energy News,202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