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與歐洲半導體大廠將焦點一直放在資訊與通訊半導體產業的同時,一直讓日本半導體廠商引以為傲的消費性電子半導體市場,在進入數位時代的同時,正挑戰著日本廠商的能耐。
表一 全球前十大消費性電子半導體廠商排行 |
單位:百萬美元 |
2004 排名 |
2003 排名 |
廠商 |
2004 營收 |
2003 營收 |
年成長率 |
1 |
1 |
東芝 |
5,600 |
4,429 |
26.4% |
2 |
2 |
索尼 |
4,041 |
3,073 |
31.5% |
3 |
3 |
松下 |
2,685 |
2,261 |
18.8% |
4 |
4 |
瑞薩 |
2,367 |
1,921 |
23.2% |
5 |
10 |
三星 |
1,957 |
1,142 |
71.4% |
6 |
5 |
意法半導體 |
1,901 |
1,419 |
34.0% |
7 |
12 |
德州儀器 |
1,685 |
1,021 |
65.1% |
8 |
6 |
恩益禧 |
1,643 |
1,398 |
17.5% |
9 |
8 |
羅沐 |
1,609 |
1,338 |
20.2% |
10 |
7 |
飛利浦半導體 |
1,596 |
1,372 |
16.4% | |
Source : iSuppli , 2005 年 1 月 |
根據研究機構 iSuppli 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儘管日本半導體廠商仍以絕大多數的力量在支配 2004 年全球消費性電子半導體市場,但是南韓的三星電子以及美國的德州儀器在近年來分別透過液晶顯示器驅動 IC 與 DLP 等產品銷售的挹注,從 2003 年全球前 10 大榜外,到 2004 年時分別躍居全球消費性電子半導體市場第五名與第七名,而且銷售額年成長率皆超過 65% ,對於日本廠商來說威脅頗大。
近年來,隨著數位相機、液晶電視、電漿電視、液晶背投影機與遊戲機等產品的熱賣,進而帶動日本半導體廠商在半導體產業的表現,例如索尼擴建 CCD 與 CMOS 影像感測器,東芝與索尼在 Play Station 2 上在微處理器與繪圖晶片的合作等。此外,日本廠商為了強化數位消費性電子產品時,通常會自製半導體重要零組件,例如液晶與電漿電視中的影像處裡引擎,數位相機的 CCD ,液晶背投影電視的高溫多晶矽 LCD 等。這些都是帶動日本在消費性電子半導體領導地位的不變法則。
但是隨著數位消費性電子時代的來臨,南韓的三星電子與 LG 電子,美國的德州儀器,無論在液晶顯示器上的表現,甚至背投影電視機上的發揮,都讓日本廠商感覺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壓力。
根據 iSuppli 公佈資料顯示,雖然東芝、索尼、松下電器與瑞薩等前四大廠商的銷售額年成長率都在 20 ~ 30% 之間,但是原本位於第十名的三星電子,在液晶電視驅動 IC 上卻快速提升,一年之間成長了 71.4% ,並躍升至第五名。此外,德州儀器在 DLP 晶片的銷售挹注下,也成長了 65.1% ,使其從 2003 年的第十二名一下上升至第七名。頓時之間,前十名廠商中,只剩下六家是日商。 (82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