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大陸IC設計業者的進步,真是讓全世界的半導體業者都看在眼裡與心中,因為其在晶圓代工產業之外,IC設計業也有長足的進步.根據中芯國際半導體董事長張汝京對於當前中國大陸IC設計業者製程推進的觀察發現,0.18微米以下製程所佔比例,將從2004年底的20%,提高至2005年底將超越50%以上.
表一 中國大陸IC設計廠商排行
(單位:萬美元 ) |
排名
|
廠商
|
主要製程(微米)
|
2003年營收
|
1
|
北京大唐微電子
|
0.25
|
6000
|
2
|
士蘭微電子
|
0.18
|
4500
|
3
|
華潤矽科
|
0.50
|
2000
|
4
|
上海力通微電子
|
0.50
|
2000
|
5
|
北京中星微電子
|
0.13
|
1900
|
6
|
上海華虹IC設計
|
0.25
|
1600
|
7
|
復旦微電子
|
0.18
|
850
|
8
|
北京中電華大電子
|
0.25
|
700
|
9
|
北京六合萬通微電子
|
0.18
|
700
|
10
|
珠海炬力
|
0.25
|
627
|
Source : iSuppli, CSIA, Digitimes, 2005年4月 |
其實,根據台積電在大陸松江廠接到中國大陸IC設計業者訂單的情況來看,已經高達80%的中國大陸客戶都已經下0.18微米訂單給台積電,只是台積電松江廠只能生產0.25與0.35微米製程的產品,因此這些0.18微米製程的訂單都由台灣的台積電工廠製造.
不過,從這裡就可以發現,中國大陸IC設計廠商的設計技術已經不斷的在精進之中.甚至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更進一步指出,其估計至2008年中國大陸0.18微米製程科技將成為過時,而且將有超過60%的IC設計業者都將以 0.13微米以下製程為主.
其實,中國大陸目前發展半導體的方向是與台灣前幾年是相似的.也就是說,先由晶圓代工廠來帶動整體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因此隨著中芯進入0.18微米製程之後,IC設計業者甚至封裝測試廠商也往更先進製程方向發展,那是必然的現象.加上,中國大陸本身是世界製造工廠,因此在產業的訂單上,甚至市場的銷售上,都有很大的優勢.
大陸半導體產業協會(CSIA)報告指出,全中國大陸有超過400家IC設計業者當中,僅有少數業者達到設計完成、送晶圓廠進行原型晶片試產與測試的階段.因此,雖然中國大陸IC設計業者的製程技術不斷在進步當中,但是大部分還是集中在少數幾家廠商之中,並沒有達到普遍性的現象.不過,這樣的問題,其實早晚都會解決,畢竟人才只要不斷的增加,公司的力量與數目也就愈大.(855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