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智慧財產局
發佈日期:2007/03/02
歐盟執委會於昨日(96.03.01)正式通知我國,將根據歐盟排除第三國貿易障礙規章(Trade Barrier Regulation (EC) No.3286/94),在程序上就荷蘭商飛利浦公司對我方特許實施相關CD-R專利案所提指控,予以受理,並展開相關貿易調查工作;於調查初步階段將尋求澄清飛利浦公司之指控內容,原則上規劃於本(96)年5月派員至我國從事實地調查並與我主管機關進行討論。
經濟部及智慧局前於本年1月17日飛利浦公司向歐盟執委會提出申訴時,即已透過我駐外經貿單位密切掌握相關案情發展。由於歐盟執委會針對會員提出排除第三國貿易障礙之申訴,原則上均會展開調查程序,以釐清指控內容是否確實存在,再決定是否要求進行正式之雙邊貿易諮商或訴諸WTO爭端解決程序。因此,歐盟通知我其受理申訴展開相關調查工作,係為釐清指控內容之必經程序,本為預期中之情勢發展,而配合調查程序之啟動,我將積極提供資料,說明無論特許實施之法規依據或案件審理,均係在遵循國際規範與相關處理原則下審慎為之,以協助歐盟執委會釐清本案事實並消弭爭端。
經查本案飛利浦公司主要係以我國在不當引用及未遵守WTO智慧財產權協定第31條相關規定情形下,准許申請人(國碩公司)特許實施CD-R相關專利權,已侵害其公司所享有權利,對相關貿易有造成不利效果之虞,並可能危及其他向我國及第三國廠商收取權利金之歐商權利等為由,提出申訴。分析其指控內容,主要重點略為:(1)飛利浦公司認為TRIPS第31(b)條之「以合理之商業條件與權利人極力協商,如仍無法於合理期間內取得授權者,方可准予特許實施」係純粹之程序性規定,我對「合理商業條件」僅考慮成本結構,實質認定不盡周全且有瑕疵;(2)我在准予特許實施時,未說明准許之目的,且未依該目的有效限制特許實施之範圍及期間,違反TRIPS第31(c)條規定;(3)我在准予特許實施時已知申請人利用該專利所生產之產品將用於外銷,卻仍准予特許實施,違反TRIPS第31(f)條規定。
然由TRIPS第31條各款規範併列之架構,本難直接認定其(b)款規定係屬純粹之程序性規定,且截至目前為止,國際爭端實務案例上亦未有任何權威性之裁判或解釋存在;而所謂「合理之商業條件」,我國專利法及TRIPS均未進一步規定,本屬一不確定之法律概念,須依個案情況具體判斷認定。本件特許實施案件審議之際,雙方主張爭議焦點即係以收取權利金之多寡作為具體量化標準,加以爭執。由於本案植基於雙方不能協議達成授權,故解釋上,應認為所提出之商業條件若以客觀第三人之角度及整體產業發展觀之,並無明顯違反相關技術市場情況,且係符合特許實施要求,而得以促進產業發展、創造雙贏者,即可認係合理條件之提出,本案秉此綜觀審斷,非僅考量成本結構而已;此外,本件特許實施原在藉此促成雙方能以合理商業條件達成協議授權為其目的,此由相關政府機關於審議期間,本於尊重市場機制,屢應當事人要求給予協商機會,可見一斑;同時,審定主文中,無論就授權實施之範圍、期間均予明示,且依法明確要求申請人之實施「應以供應國內市場需要為主」,在在表彰我處分授權明確並力求符合國際規範要求之審議態度。從而,飛利浦公司之控訴主張,容或有對國際規範解釋認知上之不同,或就審議過程、事實與裁決主文法效存有誤解,凡此,我均將於歐盟調查程序中,積極提供資料說明,協助澄清事實並化解誤會歧見。
目前飛利浦與國碩間之CD-R專利特許實施案,已繫屬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進入司法救濟程序;而飛利浦公司另以特許實施原因消滅等理由,申請廢止CD-R專利特許實施之案件,亦由智慧局受理並於本(96)年2月8日內召開委員會積極進行審議之中。遵循國際規範原則,審慎處理特許實施案件,向為政府秉持之精神態度,深切期望歐盟執委會之調查程序,公平合理、審慎周全,使雙方均能藉此一程序,充分溝通意見,澄清事實真相,消弭無謂爭端,共同朝向維持台歐盟雙邊關係和諧及建立相互間優質投資環境的目標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