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三季開始,隨著Windows Vista銷售不如預期、低價迷你筆電的熱銷、全球經濟面不佳等影響衝擊主流NB的銷售,引爆了一波DRAM產業不景氣風暴,跌破市場人士的想像。 |
|
這波風暴其中受傷最嚴重是奇夢達(Qimonda),除了將35.6%華亞科的股份賣給了美商美光科技,並在2008年10月宣布全球裁員3000人,且在2009年第一季將關閉兩座晶圓廠。
表一、全球前四大記憶體廠商與台系廠商合作一覽及市佔率排名 |
排名 |
廠商 |
與台系廠商合作關係 |
市佔率 |
1 |
三星電子 |
無 |
30.3% |
2 |
海力士 |
茂德 |
19.5% |
3 |
爾必達 |
力晶 |
15.4% |
4 |
美光 |
華亞科、南亞科 |
10.9% |
Source:iSuppli,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08年10月 |
反觀這次DRAM風暴,最大的原因可以歸類為兩點:第一點高估了Windows Vista的換機潮,所可能帶動的記憶體資源的需求,廠商誤判而擴增記憶體的生產線。另一個原因即NAND Flash的價格暴跌。由於之前NAND Flash的技術不斷突破,容量不斷提升,加上消費性電子應用NAND Flash技術普遍,所以廠商無不全力開產能,但因為在4G的SD技術和8G的SDHC技術的儲存介面有世代屏障,許多消費性電子無法向上支援,故汰換潮只到4G而已。而且,許多消費者也滿足於4G的容量,並沒有如大家預期的擴大容量,導致於NAND Flash庫存量也一度升高,價格一直跌。
經過這次記憶體廠商風暴之後,似乎有了洗牌效應,四大廠商紛紛出線,分別是三星、海力士、爾必達與美光。而且,各家的實力也持續的再拉近,競爭對於市場是一件好事。其中美光在這波風暴中撿了不少便宜。美光接收了原本在奇夢達身邊的南亞科,並且以4億美金採購了華亞科35%的股權,等於是華亞科貢獻了一個月6萬片的產能,相當於一座12吋晶圓廠的產能,但價格僅十分之一。
而排名第三的爾必達(Elpida日本DRAM大廠),雖然這波風暴未受太多影響,但也沒搶到任何一家台灣公司。但是,爾必達也採取了”援助”的策略,將箭頭指向了奇夢達,除了加強和爾必達在技術上的研發,也不斷的說服奇夢達投資爾必達或是與爾必達合作的力晶科技。
綜觀而言,這波風暴可能到目前為止,並未結束。就台灣來看,因為2008年第三季廠商的虧損仍然持續擴大,稍早台系廠商才宣布持續減少產能,並且在各方面減少成本的支出。市場人士指出DRAM廠必須減產30%以上,且時間要持續至少一季,才能使庫存有效去化。目前DRAM族群的股價已出現了重置成本的現象,既有資產對獲利而言都是負債,產能越大虧損反而越多,加上全球不景氣的影響,這波風暴似乎還沒平息,正考驗各家廠商的應變能力了。(字數統計:989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