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第 973 期( 2006.7.17~2006.7.23 )焦點人物以真明麗集團( http://www.neo-neon.com/ )之樊邦弘總裁為題,報導樊邦弘如何由一馬克思信徒蛻變成全球燈帝,去年營收接近五十億。
表一 真明麗與 樊邦弘 台灣專利列表 |
公告號 |
公告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類型 |
分類號 |
發明人 |
M268523 |
38524 |
軟管燈改良結構 |
真明麗企業有限公司 |
新型 |
F21V02100 |
樊邦弘 |
M262649 |
38463 |
霓虹燈 |
樊邦弘 |
新型 |
F21V01906 |
樊邦弘 |
M258236 |
38412 |
軟管燈 |
樊邦弘 |
新型 |
F21V02900 |
樊邦弘 |
146476 |
33198 |
裝飾燈燈座之改良結構追加(一) |
樊邦弘 |
新型 |
F21V02104 |
樊邦弘 |
91052 |
32036 |
代霓虹之管體構造 |
樊邦弘 |
新型 |
F21V01900 |
劉松雄 |
82780 |
31732 |
裝飾燈照明帶體之改良構造 |
樊邦弘 |
新型 |
F21S00100 |
. |
表二 Tivoli 美國專利列表 |
Publication |
Title |
Pub. Date |
Filed |
IPC Code |
US6793369 |
Light fixture |
2004-09-21 |
2002-05-31 |
E04F 11/16 |
USRE36961 |
Cove lighting apparatus |
2000-11-21 |
1998-02-04 |
F21S 4/00 |
US6017241 |
Aisle lighting lampholder |
2000-01-25 |
1998-01-26 |
H01R 4/24 |
US5918962 |
Dual step light and aisle indicator apparatus |
1999-07-06 |
1995-05-02 |
E04F 11/16 |
US5785411 |
Track lighting system |
1998-07-28 |
1996-10-29 |
F21S 4/00 |
US5726706 |
Tubular lighting security system |
1998-03-10 |
1995-06-19 |
G08B 15/00 |
US5523653 |
Light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current overload protection circuit |
1996-06-04 |
1995-02-10 |
H02H 7/00 |
US5436816 |
Cove lighting apparatus |
1995-07-25 |
1994-09-19 |
F21S 4/00 |
US5430627 |
Step lighting apparatus |
1995-07-04 |
1993-06-16 |
E04F 11/16 |
US5045981 |
Lighting system with easily replaceable bulbs and retrofitting cover |
1991-09-03 |
1990-02-09 |
F21V 21/002 |
USD312135 |
Light bulb assembly for elongated theater aisle light or the like |
1990-11-13 |
1988-05-23 |
- |
USD311588 |
Isle lighting assembly |
1990-10-23 |
1988-05-23 |
- |
US4782745 |
Tortilla warmer assembly |
1988-11-08 |
1984-04-13 |
A47J 27/04 |
US4665470 |
Decorative light tub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1987-05-12 |
1986-08-13 |
F21S 4/00 |
US4544996 |
Underwater lighting system with grounded return line |
1985-10-01 |
1984-07-13 |
F21S 4/00 |
US4271458 |
Decorative light tubing |
1981-06-02 |
1980-03-10 |
F21S 4/00 |
該報導有兩段文字與專利佈局和運用相關,值得我們進一步討論。
對於專利,樊邦弘認為是競爭力的來源外,還可以當成攻擊武器。樊邦弘有一批二百五十人的研發團隊,一邊研發產品一邊蒐集市場資料。民國九十三年開始,樊邦弘除了本身專利開發外,也展開攻擊性的研發。所謂攻擊型專利,就是針對對手可能發展出的專利,展開先一步申請專利的動作。(頁 34 )
… 樊邦弘不養龐大的律師團隊,反而與外界律師合作,給的條件是三七分,抓到侵害專利之後,法院判決後能得到賠償,律師能分得比真明麗多,抓得越多給的越多,去年分給律師打擊專利的所得就有一千多萬。(頁 36 )
表一與表二為真明麗(含 樊邦弘 )與真明麗集團在 2004 年所併購之美國競爭公司 Tivoli 之專利列表。
報導第一段文字有三個重點,其一為專利除了是競爭力來源外,亦是真明麗集團商業競爭攻擊武器(一企業老闆對於此概念的掌握極為重要,一旦心態有所轉變,企業佈局方向將會大大調整);其二是真明麗集團將研發方向與產品市場資訊結合,進行具攻擊性技術開發。若以表一專利列表來看, 樊邦弘(集團總裁)本人應是此整合的源頭,一個兼具研發能力,商業能力與經營管理於一身的企業領導人;其三為攻擊型專利佈局,除佈局本身產業與產品領域外,亦針對競爭對手可能佈局之領域進行專利佈局(此為另一心態上的轉變,亦即以整體產業環節與競爭對手產品進行阻擋型技術佈局),以客戶開發市場,或是堵住其他競爭者進入。
報導第二段文字亦說明 真明麗集團專利運用策略,即是透過專利運用委外機制,結合(整合)外部專利律師進行向競爭對手侵權訴訟,以獲取損害賠償金等操作模式,其中又以三七分方式,引導外部律師的積極參與及權利主張。換句話說,該公司已將專利業務當成另一個獲利來源之可能(已有部分以專利為核心之思考策略)。若說,去年律師即可取得一千多萬,那麼真明麗集團除了在實體商品可大幅獲利外,在無形財產運作上也可多獲得三四百萬的損害賠償金收入。
結語
專注產品線、全球市場與佈局、技術與專利佈局、客戶掌握與滿意度提升、執行力與商業眼光、大陸低廉人工的整合、壓縮同業空間與提高潛在競爭者的進入門檻等均是真明麗集團商業競爭成功要素之一,值得我們進一步學習。其中領導者積極投入、專利技術與商品佈局結合與善用外部專業服務資源,更是真明麗集團專利佈局策略之核心。由此範例,我們感覺成功的要素在於 ” 積極與有心投入 ” ,而不是產業別的種類與企業規模的大小。 (1398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