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鵬律師在《虎與狐的智慧力》一書第九章討論智慧財產的侵害訴訟及管理議題,並指出[1]:
美國專利侵害訴訟應該是台灣企業所必須熟悉商業競爭工具,甚至也必須將之轉化為台灣企業能應用自如的商業策略平台,並行調整全球有關的產品技術開發、生產製造、市場行銷等商業措施,並同步反映相關資訊到財務報表與資訊市場。
表一、原告美國專利訴訟專案管理矩陣
|
|
A.內部組織 |
B.外部組織 |
主流程 |
次流程 |
a.法務 |
b.研發 |
c.生產 |
d.製造 |
e.財務 |
f.會計 |
g.人資 |
h.採購 |
a.律師 |
b.專家 |
d.客戶 |
e.股東 |
f.證管 |
g.媒體 |
1.訴訟開始前準備 |
1.1整體作戰計畫 |
|
|
|
|
|
|
|
|
|
|
|
|
|
|
1.2專案管理啟動 |
|
|
|
|
|
|
|
|
|
|
|
|
|
|
2.發送警告信 |
2.1搜尋侵權 |
|
|
|
|
|
|
|
|
|
|
|
|
|
|
2.2擬定警告信 |
|
|
|
|
|
|
|
|
|
|
|
|
|
|
2.3發送警告信 |
|
|
|
|
|
|
|
|
|
|
|
|
|
|
3.送達 |
3.1訴狀擬定 |
|
|
|
|
|
|
|
|
|
|
|
|
|
|
3.2訴狀送達 |
|
|
|
|
|
|
|
|
|
|
|
|
|
|
3.3發佈訊息 |
|
|
|
|
|
|
|
|
|
|
|
|
|
|
4.初步禁制令 |
4.1申請禁制令 |
|
|
|
|
|
|
|
|
|
|
|
|
|
|
4.2法院攻防 |
|
|
|
|
|
|
|
|
|
|
|
|
|
|
4.3法院判決 |
|
|
|
|
|
|
|
|
|
|
|
|
|
|
4.4和解談判 |
|
|
|
|
|
|
|
|
|
|
|
|
|
|
4.5和解後之調整 |
|
|
|
|
|
|
|
|
|
|
|
|
|
|
5.審前之會議 |
5.1初次審前會議召開命令 |
|
|
|
|
|
|
|
|
|
|
|
|
|
|
5.2審前會議 |
|
|
|
|
|
|
|
|
|
|
|
|
|
|
5.3時程命令最後審前會議 |
|
|
|
|
|
|
|
|
|
|
|
|
|
|
6.搜證程序 |
6.1發現程序計畫會議 |
|
|
◎ |
|
|
|
|
|
|
|
|
|
|
|
6.2初步揭露 |
|
|
|
|
|
|
|
|
|
|
|
|
|
|
6.3專家揭露 |
|
|
|
|
|
|
|
|
|
|
|
|
|
|
6.4審前揭露 |
|
|
|
|
|
|
|
|
|
|
|
|
|
|
6.5發現程序調查 |
|
|
|
|
|
|
|
|
|
|
|
|
|
|
7.馬克曼聽證會 |
7.1馬克曼聽證會提起 |
|
|
|
|
|
|
|
|
|
|
|
|
|
|
7.2馬克曼聽證會進行 |
|
|
|
|
|
|
|
|
|
|
|
|
|
|
8.簡易判決 |
8.1簡易判決請求 |
|
|
|
|
|
|
|
|
|
|
|
|
|
|
8.2簡易判決 |
|
|
|
|
|
|
|
|
|
|
|
|
|
|
9.審訊程序 |
9.1案件概述交互詰問 |
|
|
|
|
|
|
|
|
|
|
|
|
|
|
9.2終結辯論 |
|
|
|
|
|
|
|
|
|
|
|
|
|
|
9.3請求逕行法律判決 |
|
|
|
|
|
|
|
|
|
|
|
|
|
|
9.4陪審團法院判決 |
|
|
|
|
|
|
|
|
|
|
|
|
|
|
9.5判決後聲請 |
|
|
|
|
|
|
|
|
|
|
|
|
|
|
9.6上訴或終結 |
|
|
|
|
|
|
|
|
|
|
|
|
|
|
Source: 陳郁婷等,2007/09,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產業資訊室,2008/06。 |
關於如何將侵權訴訟建立標準操作程序,陳郁婷律師等[3] 在《跨國專利侵權訴訟之管理》也提出進一步作法,並指出:
有鑑於此局勢,我們結合彼此在學術上、實務上、產業上和管理上的知識與經驗,大量實證台灣企業長期在半半導體、電腦、光電及電腦零組件和週邊產品等專利申請和跨國侵權訴訟案例,以美國專利和中國專利侵權訴訟的實體和程序法律為縱軸,以企業研發、生產、市場、行銷、財務、會計、租稅、人資和採購等營運機制為橫軸,並輔以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因應措施,將美國和中國專利侵權訴訟整合在同一管理平台上。
上述兩段文字有四個重點。
- 美國專利是非常好的企業研發與專利布局練兵場,如能經由告人侵權或被告侵權練兵,並回饋到企業內部營運流程中,假以時日,企業布局美國、中國與全球技術與市場將不再是口號;
- 侵權訴訟標準作業程序主軸有二,美國或中國侵權訴訟流程為縱軸,企業不同營運流程為橫軸,建構此X-Y矩陣,將可清楚看出流程與部門角色;
- 侵權訴訟管理平台目的,是為了支援企業整體商業策略平台,並當成技術開發平台、生產製造平台與市場行銷等平台之骨幹;
- 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PM)在侵權訴訟流程管理上是重要的,唯有在獲得企業主授權,以資訊與情報整合為核心,贏得專利訴訟為目的,方能完美達成專案使命。
若進一步在《跨國專利侵權訴訟之管理》中,將原告進行美國專利訴訟之專案管理流程,整理成如表一之專案管理矩陣。其中縱軸包括主流程與次流程,橫軸為對應之組織包括內部組織與外部組織,需要說明,矩陣表中間部分即是需要各組織單位,進行之孫程序步驟與對應文件,例如:(A.)內部組織之(c.)生產單位,在處理(6.)搜證程序中(6.1)發現程序計畫會議時,根據書中建議需進行:
生產製造部門分析報告之侵權產品而推知其生產線、生產方式,並且對照自己的專利產品,分析是否有侵權之可能,並且將資料提供給法務部門。
也就是說,需進行被告侵權產品與本身產品差異,判斷是否有侵權可能(程序步驟),並將分析報告交給法務部門(文件)。
從表一管理矩陣可以看出,不論是訴訟哪一流程,企業內部與外部組織均需扮演支援角色,而也唯有將專利訴訟當成「重要事件」與「重要專案」看待,企業內部組織與外部組織方能在分工與整合架構上,集合起眾人之智,達成專案目標。
最後,專利訴訟之專案管理僅是專利權運用過程一環,若能將企業跨部門整合經驗,擴展到專利生命週期(Patent Lifecycle)、研發生命週期(R&D Lifecycle)、商品化生命週期(Product Lifecycle)與產業化生命週期(Industry Lifecycle),同時強化企業智慧資源規劃(Intelligence Resources Planning, IRP)整體觀念、執行細項、軟硬體架構與專案管理機制,改造企業內部不同研發與營運流程,則企業研發自主與全球布局指日可待!。(1601字;表1)
參考資料:
- 周延鵬 (2006)。《虎與狐的智慧力-智慧資源規劃九把金鑰》。天下文化出版社,2006 年3月。
- 周延鵬 (2006)。《一堂課2000億:智慧財產的戰略及戰術》。工商財經數位,2006年11月。
- 陳郁婷,周延鵬,王承守,鄧穎懋(2007)。《跨國專利侵權訴訟之管理》。元照出版,2007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