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投資業務處
發佈日期:2007/08/09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有鑑於企業在國際經營環境中面臨越來越大之競爭壓力,近年來積極協助企業提升附加價值及全球化經營,創造更優勢之經營環境,日前更針對我國企業對日本人才需求情形進行調查。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表示,目前日本將面臨戰後嬰兒潮(1947~1949年間出生)所產生的大量退休人潮,這些擁有技術、knowhow,豐富經歷及人脈之日本人才,或可提供我國企業未來在新技術、新商品開發或是開拓日本市場及日本企業間之交易網絡服務。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為瞭解國內企業對日本人才之需求,於本年6月間抽選國內半導體業、光電業、通信業、生技醫療業、汽車零組件業及精密機械業等計1,050家製造業及醫療照護、能源服務、金融保險、教育服務、軟體資訊服務、顧問管理、流通事業及出版業等計450家非製造業為調查樣本,針對該1500家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及電話深度訪談,回收有效樣本890份,其中製造業616份,回收率為58.6﹪,非製造業274份,回收率為60.8﹪。
調查結果顯示,製造業過去曾經雇用日本人才之企業,以運輸工具製造修配業達31.3﹪為最高,其次依序為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之19.2﹪、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之18.6﹪等。依年齡層之分佈,主要在40至49歲之間,占40.6﹪。工作領域包括跨領域工作,則以生產技術(43.6﹪)、研究開發(42.6﹪)及業務拓展(36.6﹪)為多。在非製造業方面,過去曾經雇用人才比例最高者為能源服務及電力供應業之27.3﹪,其次為IC設計業之11.8﹪、資訊服務業之8.7﹪等。依年齡層之分佈,主要在30-39歲之間,占56.5﹪。工作領域則為業務拓展(34.8﹪)、研究開發(26.1﹪)及經營管理(21.7﹪)。
國內廠商目前及未來對日本人才之需求,製造業中以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為最高占23.1﹪,其次依序為運輸工具製造修配業之22.4﹪、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之21.2﹪;非製造業之需求則較低。若僅就製造業未來對日本人才之需求觀之,則以精密機械製造業占最多,其次依序為醫療器材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等。
製造業現在雇用日本人才年齡方面,以50-54歲之37.3為最多,其次為30-39歲與40-49歲各為35.6;而未來預計雇用年齡方面以30-39歲之57.4﹪占最高比例,其次為40-49歲之50.0及50-54歲之37.2。
為協助國內廠商延攬日本等國際技術及專業經營人力,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積極推動各項延攬海外高科技人才業務,包括籌組海外攬才團、建置國內企業人才需求及國外科技人才資料庫,進行客製化人才媒合工作,有需求之廠商可逕上延攬人才專屬網站(http://hirecruit.nat.gov.tw)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