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貿易局
發佈日期:2007/10/08
壹、我連續19個月呈現出超,出、進口續呈穩健增長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頃依據財政部統計處於今(2007)年10月8日發布海關進出口貿易資料表示,我國9月單月份對外貿易總額達412.8億美元,較去(2006)年同月成長10.6%,其中出口總值較上年同月增加10.6%,為222.2億美元,進口總值亦較上年同月成長10.5%,為190.7億美元,出超達3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2%。累計1-9月我國出口總值為1787.4億美元,成長8.3%,進口總值為1613.0億美元,增加 6.5%,出超達174.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8.1%,表現穩健。
就產品而言,9月份我國主要出口產品中,電機產品增加42.1%,化學品成長39.9%,塑膠及其製品增加26.1%,光學照相等器材成長23.9%,機械成長12.4%,表現不錯。主要進口產品如鋼鐵及其製品及車輛運輸設備則分別成長16.5%及52.9%,化學品成長15.9%,原油僅成長1.9%,表現良好。
就地區而言,9月我對10大重點拓銷國家之出口成長表現優異,印度、巴西、越南、西班牙、俄羅斯、南非、土耳其等均大幅超越整體出口成長,分別達91.6%、39.6%、38.9%、31.7%、30.6%、24.0%、20.8%,表現仍然亮眼,顯示在貿易局及貿協等單位之共同努力下,拓銷措施已見成效。
貳、澄清外界錯誤說法,具體數據證明我仍站穩亞洲四小龍地位
近年坊間有所謂我國貿易數據居亞洲四小龍之末,且不堪說法愈趨嚴重,本局爰查過去8年(2000-2007)亞洲四小龍資料,我國之出口成長率無論在長期及短期方面均領先香港。長期方面,我國8年出口平均成長率為9.6%,雖不如韓國及新加坡(均成長13.3%),惟較香港9.2%高。即使今年我國(1-8月)出口成長8.0%,南韓(1-7月)成長14.7%,新加坡(1-7月)成長9.3%,亦較香港(1-8月)成長7.9%為高(詳表1)。
就地區而言,今年我國在美國、日本、歐盟及中國大陸市場表現不錯,分別超過其他亞洲三小龍。美國市場方面,1-7月美國自我國進口成長0.9%,優於香港衰退的15.7%。日本市場方面,1-7月日本自我國進口衰退1.3%,優於香港衰退的5.7%及新加坡衰退的8.2%。中國大陸市場方面,1-8月中國大陸自我國進口成長率為12.6%,超越新加坡的衰退0.4。歐盟市場方面,1-5月歐盟自我國進口成長率為11.6%,則大幅超越其他亞洲三小龍,表現亮麗(詳表2-表5)。
就產品而言,今年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及歐盟自我國進口之前3大產品主要集中於積體電路、電腦及其週邊設備之零附件、液晶裝置、印刷電路等項目。在積體電路方面,我國在美國、中國大陸及歐盟市場(分別成長-4.4%、16.8%及13.8%),均優於韓國(分別成長-10.3%、9.2%及-4.1%),惟在日本市場則遜於韓國;在電腦及其週邊設備之零附件方面,我國在美國、日本及歐盟市場(分別成長-19.6%、-13.3%、37.9%),均優於新加坡(分別成長-63.5%、-39.5%、-60.8%);在液晶裝置及印刷電路方面,我國在中國大陸市場分別長8.5%及12.2%,略遜於韓國成長的27.3%及21.5%,值得注意(詳表2-表5)。
?、全球景氣仍趨保守,惟國內經貿預期樂觀
根據全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於今年9月發布最新預測指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為3.6%,較去年減少0.3%,而美國經濟受次級房貸事件影響,則呈現遲緩成長現象,預估僅成長為2.0%,較去年大幅減少0.9%,歐元區及日本經濟成長率亦較去年分別減少0.3%及0.2%,預估成長為2.6%及2.0%;連帶今年全球貿易亦受拖累,預測出進口成長率分別為14.1%、14.0%,較去年大幅減少2.0%及1.3%,顯示今年全球景氣呈現成長趨緩格局。
至於國內景氣部份,根據經建會最新公布之我國景氣概況資料顯示,今年8月份景氣領先指標綜合指數為147.0,較上月上升0.4%,同時指標為151.5,較上月增加1.1%,而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30分,較上月增加1分,燈號已連續3個月出現綠燈,顯示當前國內景氣表現良好,持續穩定。外銷訂單方面,在歐洲及中國大陸市場需求強勢成長,加以第3季電子資訊產業接單旺季效應的帶動下,今年8月外銷訂單金額達304.9億美元,成長16.32%,再創歷年單月新高。展望未來,在國內景氣已連續3個月出現綠燈,我國下半年優於上半年慣性及外銷接單仍大幅增加等利多因素下,今年我國出口動能仍將有效維繫。
貿易局發言人:吳副局長新華
辦公室電話:2397-7106; 行動電話:0921427077)
相關網站:國際貿易局
表1、2000-2007年亞洲四小龍之出進口成長率比較 單位:% |
國家/地區 |
台 |
灣 |
韓 |
國 |
香 |
港 |
新加 |
坡 |
項目 |
出口
成長率 |
進口
成長率 |
出口
成長率 |
進口
成長率 |
出口
成長率 |
進口
成長率 |
出口
成長率 |
進口
成長率 |
2000 |
22.0 |
26.5 |
19.9 |
34.0 |
16.2 |
18.5 |
20.1 |
21.1 |
2001 |
-14.8 |
-22.9 |
-12.9 |
-12.1 |
-5.7 |
-5.6 |
-11.7 |
-13.8 |
2002 |
7.1 |
4.9 |
8.0 |
7.8 |
5.7 |
3.0 |
2.9 |
0.4 |
2003 |
11.3 |
13.0 |
19.3 |
17.6 |
13.3 |
12.3 |
27.9 |
17.2 |
2004 |
21.1 |
31.8 |
31.0 |
25.5 |
16.1 |
16.8 |
24.2 |
27.4 |
2005 |
8.8 |
8.2 |
12.0 |
16.4 |
10.0 |
10.0 |
15.5 |
15.2 |
2006 |
12.9 |
10.0 |
14.4 |
18.4 |
10.4 |
11.7 |
18.4 |
19.4 |
2007 |
8.0
(1-8月) |
6.0
(1-8月) |
14.7
(1-8月) |
13.4
(1-8月) |
7.9
(1-8月) |
10.1(1-8月) |
9.3
(1-7月) |
7.6
(1-7月) |
平均
成長率 |
9.6 |
9.7 |
13.3 |
15.1 |
9.2 |
9.6 |
13.3 |
11.8 |
資料來源:我國、韓國、香港、新加坡海關光碟 |
表2、2007年1-7月美國市場自亞洲四小龍進口產品之成長率比較 單位:% |
項次 |
項目 |
自全球 |
自台灣 |
自韓國 |
自新加坡 |
自香港 |
|
自各國進口之成長率 |
4.2 |
0.9 |
7.6 |
7.4 |
-15.7 |
1 |
積體電路 |
-7.4 |
-4.4 |
-10.3 |
-3.7 |
-43.7 |
2 |
電腦及其週邊設備之零附件 |
-29.0 |
-19.6 |
49.7 |
-63.5 |
15.6 |
3 |
有線電話或電報器具 |
123.0 |
413.8 |
3612.4 |
956.7 |
68.9 |
表3、2007年1-7月日本市場自亞洲四小龍進口產品之成長率比較單位:% |
項次 |
項目 |
自全球 |
自台灣 |
自韓國 |
自新加坡 |
自香港 |
|
自各國進口之成長率 |
5.3 |
-1.3 |
-1.1 |
-8.2 |
-5.7 |
1 |
積體電路 |
-1.7 |
-3.7 |
17.6 |
-4.1 |
-55.7 |
2 |
電腦及其週邊設備之零附件 |
-27.0 |
-13.3 |
6.7 |
-39.5 |
45.9 |
3 |
空白媒體 |
82.4 |
39.8 |
3.2 |
1022.7 |
910.0 |
表4、2007年1-8月中國大陸市場自亞洲四小龍進口產品之成長率比較 單位:% |
項次 |
項目 |
自全球 |
自台灣 |
自韓國 |
自新加坡 |
自香港 |
|
自各國進口之成長率 |
19.6 |
12.6 |
14.8 |
-0.4 |
15.1 |
1 |
積體電路 |
21.9 |
16.8 |
9.2 |
-10.9 |
102.1 |
2 |
液晶裝置 |
19.4 |
8.5 |
27.3 |
165.5 |
7.2 |
3 |
印刷電路 |
24.8 |
12.2 |
21.5 |
-22.5 |
-13.5 |
表5、2007年1-5月歐盟市場自亞洲四小龍進口產品之成長率比較 單位:% |
項次 |
項目 |
自全球 |
自台灣 |
自韓國 |
自新加坡 |
自香港 |
|
自各國進口之成長率 |
12.4 |
11.6 |
8.7 |
-5.1 |
-16.1 |
1 |
電腦及其週邊設備之零附件 |
-20.7 |
37.9 |
36.4 |
-60.8 |
-14.8 |
2 |
積體電路 |
-11.3 |
13.8 |
-4.1 |
-19.0 |
-48.6 |
3 |
視聽音響零件 |
17.1 |
77.7 |
57.4 |
-76.2 |
-37.4 |
表2-表5資料來源: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及歐盟海關光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