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WiGig無線千兆聯盟,制定新一代無線LAN標準

瀏覽次數:118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Joy 發表於 2009年12月17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2009年5月7日,15家科技產業公司共同組成了無線千兆聯盟WiGig (Wireless Gigabit Alliance)。2009年12月初,WiGig進一步完成相關標準規格的制定,並預計明年第一季開放給聯盟內成員使用。


WiGig採用之頻譜為60GHz(10億赫茲),目的是建立速度超過1Gbit/秒的無線網路。WiGig傳輸速度比目前使用的Wi-Fi快上10幾倍,過去透過無線網路傳送一部DVD內容可能需要費時1個小時以上,但透過WiGig,一部DVD內容傳輸僅需15秒即可完成。

為了發展此技術,WiGig聯盟廣招各行業領導者加入,其中美國半導體公司英特爾(Intel)是聯盟核心、博通(Broadcom)和創銳訊通信(Atheros Communications)是大型無線晶片廠商代表、消費性電子則包括諾基亞(Nokia)、三星電子(Samsung)、樂金電器(LG)、松下電器(Panasonic)與東芝(Toshiba)等世界性品牌。此外,微軟(Microsoft)、戴爾電腦(Dell)、英偉達(NVIDIA)、超微(AMD)以及台灣的聯發科也都是聯盟成員。

表一、WiGig聯盟成員

董事會 貢獻者
  •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 Broadcom Corporation
  • Dell, Inc.
  • Intel Corporation
  • LG Electronics Inc.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MediaTek Inc. (聯發科)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NEC Corporation
  • Nokia Corporation
  • NVIDIA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 Toshiba
  • Wilocity
  • Agilent Technologies
  • AMD
  • Beam Networks
  • NXP
  • Realtek
  • Ralin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K Telecom
  • STMicroelectronics
  • Tensorcom, Inc.
  • Texas Instruments.
  • TMC

 

Source:WiGig,2009

在時間表方面,WiGig預計明年第一季發表Version 1.0規範標準,並開始提供給聯盟內成員開始使用。另外,聯盟也將在2010年到2011年間,持續提升技術本身與各平台的相容性,之後再進入晶片的量產階段。

表二、WiGig version 1.0標準規範主要內容

  • 支持的數據傳輸率高達7 Gbps -超過10倍的802.11n率最高 。
  • 補充和擴展了802.11媒介存取控制(MAC)層,並且向後兼容IEEE 802.11標準。
  • 物理層可使低功耗和高性能WiGig設備,保證通信的互操作性和千兆的速度。
  • 協議適應層正在制定具體的系統,以支持數據總線接口,包括PC外設與HDTV的顯示接口,監視器和投影儀。
  • 支持波束可使可靠的通信距離超過10米。
  • 讓WiGig廣泛使用於先進的安全和電源管理設備

Source:WiGig,2009

60GHz的頻率在過去是禁用的,主因為60GHz的使用會導致其他無線訊號的互相干擾,但是此問題已初步獲得解決。在競爭者上,主要為美國SiBeam公司和以色列Amimon公司,兩公司分別開發了WirelessHD規格和WHDI技術來傳輸未壓縮的HD影片。面對這些威脅,WiGig聯盟強調其最大的優勢在於對各種平台機器的相容性,也就是說,WiGig不只能應用在HD影片的傳輸,同時也可以在PC、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上使用,這也是聯盟召集諸多電腦與手機大廠加入之原因。此外,針對WiGig無法穿牆所產生的限制,聯盟也將透過技術設計,讓訊號碰到牆壁或人體時自動反射,以擴大傳輸範圍。(1063字)

圖一、英特爾首次展現60GHz無線技術

Source: Intel,2008年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