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大陸新專利法保密審查對台商之影響

瀏覽次數:866|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經濟部 發表於 2010年2月9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台商在大陸完成之技術研發,依大陸專利法第20條及實施細則第8條規定,必須先向大陸提出保密審查申請,否則其在大陸之發明申請案,將不准專利。

提出保密審查申請後,大陸知識產權局如認為該發明可能涉及國家安全或重大利益,將發出保密審查通知;但申請人如自申請後4個月未收到前述保密審查通知者,即可向外國申請專利。惟申請人如收到大陸知識產權局發給之保密審查通知後,自最早提出保密審查申請起6個月,如果未收到進一步需保密之決定者,即可向外國申請專利

由於向大陸提出保密審查申請,必須得到不需保密之通知或未收到任何需保密之決定後,方得向其他國家提出專利申請,但因兩岸尚未相互承認優先權,其保密審查期間確實出現技術保護之空窗期,對在大陸完成技術研發之台商有相當程度之影響。例如台商在大陸研發之技術於2010/2/1向大陸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並同時申請保密審查,嗣經大陸知識產權局通知無保密必要後,於2010/6/1在台灣提出專利申請案,惟於2010/5/1已有其他廠商以相同技術先在台灣提出申請,因為前述在大陸研發之申請案無法在台灣主張優先權,基於先申請原則,前述台商在台灣之申請日6/1,即會晚於其他廠商5 /1之申請日。

所以,前述保密審審查所影響者,為在大陸設研發中心之台商,對台商而言,基於市場經濟之考量,勢必仍需在大陸申請專利保護。因此,兩岸如能相互承認優先權,對大陸台商而言,其研發成果能得到兩岸之專利保護,將更為周全。

前於大陸專利法修正公布時,經濟部智慧局已注意此項規定對台商之影響,前於2009年11月已在大陸舉辦之「兩岸專利論壇」反映台商所遭遇之問題,並已獲初步回應,將儘量縮短其保密審查之期間。惟如兩岸得以相互承認優先權,將可削除此項規定對台商之衝擊,因此兩岸相互承認優先權之議題將更形迫切。

(經濟部,2010/02/08)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