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金融風暴影響,各國政府努力從各種財政及貨幣等振興經濟方案刺激市場,加上中國、日本、美國等主要經濟活動已從衰退回復到擴張階段,2009年全球經濟情勢已逐步改善。
根據全球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預估,2009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值達2,201億美元,較2008年衰退11.5%。另外,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的報告,全球半導體產業從終端產品於2009年第二季,開始復甦並向上修正。原本對於半導體營收於2009年將衰退22.4%的預估,向上修正為衰退17%,且2010年可望恢復到正成長至10.3%。另一家市場研究機構IDC更樂觀地預測,2010年成長率為19.9%。
表一、2008-2010我國及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
|
2008 |
2009 |
2008-2009
成長率 % |
2010成長預估 |
全球 |
2487億美元 |
2201億美元 |
-11.5% |
+ 10.3% |
台灣 |
397億美元
(13473億台幣) |
365億美元
(12382億台幣) |
-8.1% |
+ 13.7% |
中國 |
729億美元 |
680億美元 |
-6.7% |
+ 17.8% |
Source: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0年2月
2010年2月3日經濟部工業局表示,2009年我國半導體產業產值為 12,382億元,較2008年衰退8.1%,其中IC設計產業產值成長3.1%,晶圓代工產業產值衰退7.9%,IC封裝產業產值衰退10.1%,IC測試業產值衰退9.7%。對比全球半導體市場11.5%衰退程度,顯示我國累積之半導體產業技術在國際競爭能力中,確可發揮經濟復甦動能之潛力。
工業局說,回顧2009年,我國半導體產業雖有觸控產品、小型NB、智慧型手機及電子書等電子產品市場應用與開發需求帶動效應下,接單狀況有所改善。
另外一方面,政府亦積極關注地球暖化造成的生態危機,掌握環保、節能運用上之趨勢與脈動,同時鼓勵半導體產業朝向製程微縮化進程邁進,帶動整體上、下游產業鏈的持續發展。從晶圓代工業者不斷藉由材料技術的突破以及元件結構的改良,導入先進製程並演進至45/40奈米製程優化技術成果來看,已成為支持半導體產業經濟持續成長,搶占未來國際競爭制高點注入新的動力。
展望2010年,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預估終端行動裝置將使今年全球PC市場年成長達12.6%,另外如電子書、Windows 7作業系統引領換機、觸控應用等,在節能、減碳發展趨勢下,促使驅動IC、控制IC、電源管理IC帶動設計、晶片代工及封測的業務量。
在中國大陸方面,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研究,中國半導體市場從2008年的729億美元到2009年時下降為680億美元,年成長率衰退6.7%。雖然這個數值遠低於過去中國每年半導體市場值都是成長的態勢,可是卻比全球半導體預計衰退16.5%,要好多了。
汽車電子是中國大陸2009年唯一在半導體需求呈現成長的領域。根據iSuppli預估,2009年汽車電子晶片銷售額將可達20億美元,比起2008年的18億美元,成長幅度達11%。
iSuppli預測,2010年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將成長17.8%,達801億美元。無論是汽車、消費性電子、通訊或個人電腦都將帶動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的成長。
(988字;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