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國能源部發放3,780萬美元於固態照明計畫

瀏覽次數:78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10年1月26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17件雀屏中選的計畫,其中有400萬美元是投資在核心技術研發,1,030萬美元是用在產品開發,2,350萬美元是用在固態照明(solid state lighting)製造,一共加總起來是3,780萬美元。

這次中選的廠商不分大小,大型公司包含奇異(GE)、歐斯朗(Osram Sylvania)、飛利浦以及Cree。而小公司包含Cambrios、Ultratech等。當然也包含大學或研究單位,例如: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奇異全球研究等。獲得這項補助的公司或機構都已經允諾另外將投資約2,850萬美元在所有相關的研發計畫之上,並且是在美國本土使用這筆基金。

表一、美國能源部將發放的17件固態照明計畫之公司

Core Technology Research ($4.0 million total)

  • Cambrios (Sunnyvale, CA)
  •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Rochester, NY)
  • WhiteOptics, LLC (Newark, DE)

Product Development ($10.3 million total)

  • Cree, Inc.  (Durham, NC)
  • General Electric (Niskayuna, NY)
  • Lightscape Materials, Inc. (Princeton, NJ)
  • Osram Sylvania Products, Inc. (Beverly, MA)
  • Philips Lumileds Lighting Company, LLC (San Jose, CA)
  • PPG Industries (Cheswick, PA)

U.S. Manufacturing ($23.5 million total)

  • Applied Materials, Inc. (Santa Clara, CA)
  • GE Global Research (Niskayuna, NY)
  • GE Lumination (Valley View, OH)
  • KLA Tencor Corporation (Milpitas, CA)
  • Philips Lumileds Lighting Company, LLC (San Jose, CA)
  • Ultratech, Inc. (San Jose, CA)
  •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Ewing, NJ)
  • Veeco Instruments (Somerset, NJ)

 

Source : 美國能源部,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0年1月

基本上來說,美國能源部補助的這些固態照明計畫,期望能在未來的時間之內幫助美國大幅度減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碳足跡,並達到節省開銷的目的。此外,能源部當然也希望,這些基金能幫助扶持美國在LED照明領域的興起過程中,站穩全球LED產業的領導者角色,並創造美國本土在高科技且具附加價值的工作機會。

根據以往的計畫,美國能源部已經第六度針對固態照明計畫提供基金,不過這一次不同於以往的是,這是首次針對LED製造技術研發給予金額補助。從這裡可以看出美國能源部的態度轉變。

以往美國的思維著重於研究開發,期望透過研發拉大與其他國家在尖端科技的差距。然而,為了提升品質和價格,以及加速美國國內LED照明的普及率,因此鼓勵廠商在美國製造生產,期盼藉由開發出更多先進自動化技術,來協助LED產品品質的一致性,以及減少人力成本。

根據美國能源部統計,照明使用的電力約佔美國室內用電的24%。由於LED照明比起傳統燈泡達到10倍以上的節約能源的效率。如果,能夠讓更多美國家庭都採用LED照明的話,則到2030年美國照明所耗損的電量將減少三分之一。這就是吸引美國全力投入LED或固態照明最重要的驅動力量。(793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