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貿易局
發佈日期:2008/01/29
一、貿易額變動
96年1-11月份我對中國大陸貿易總額為926.8億美元,較上(95)年同期成長15.3%,占我同期對外貿易總額22%,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1.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為672.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6.5%,占我出口總額30.1%,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1.9個百分點;進口額為253.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2.1%,占我進口總額12.8%,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0.6個百分點;貿易順差為418.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9.4%(詳見表1及圖1)。
就單月而言,出口方面,11月份我對中國大陸出口額為67.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0.4%,占我出口總額比重31%;進口方面,11月份我自中國大陸進口額為24.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僅有5.5%之個位數成長,此係因該月份自中國大陸進口最大宗項目電機設備及其零件(占自中國大陸進口比重逾3成)僅成長1.1%,加以其他主要進口項目鋼鐵、有機化學品、鋁及其製品等項目進口紛呈衰退(分別衰退28%、15.7%及14.6%)所致;本月份自中國大陸進口占我進口總額比重為13.8%,創歷年單月新高紀錄,此係因該月份我自其他主要進口來源表現欠佳所致(11月份我整體進口額成長2.7%,其中自東協、美國及日本進口額分別衰退1.1%、6.4%及6.7%,自歐盟進口額則僅成長1.2%)。
就對中國大陸貿易順差而言,在對中國大陸出口額呈2位數成長而進口額僅呈個位數成長的情況下,11月份我對中國大陸貿易順差額為43.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成長30.7%,並為自96年8月以來連續4個月貿易順差超過40億美元。
二、貨品別結構
(一)出口部分
96年1-11月份我輸往中國大陸前10大貨品項目依序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光學產品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機械用具及其零件、有機化學產品、銅及其製品、鋼鐵、人造纖維絲、雜項化學產品及礦物燃料等,以上輸出貨品合計達590.6億美元,占我輸往中國大陸比重之87.8%。前述出口項目中,電機設備及其零件、光學產品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有機化學產品、銅及其製品、雜項化學產品等項目對中國大陸出口額均呈2位數成長,表現不錯(詳見表2及圖2)。
值得注意的是,鋼鐵對中國大陸出口額雖有6%之成長,不過自7月以來各單月出口額已呈現2-8%不等之衰退幅度,惟東協對鋼鐵需求增加,同期間我對東協出口大幅成長,致我對全球出口額仍較上年同期成長20.6%,在此情況下,1-11月我鋼鐵對中國大陸出口比重較上年同期減少3.2個百分點至24.1%,對東協出口比重則增加5.8個百分點至21.3%;另人造纖維絲對中國大陸出口額衰退5.5%,不過由於對越南(成長率為29.5%)等國出口大幅成長,致對全球出口額仍成長0.76%,在此情況下,1-11月我人造纖維絲對中國大陸出口比重較上年同期減少2.1個百分點至33.7%,對越南出口比重則增加2.5個百分點至11.1%。由於近來在中國大陸從事紡織業之台商有逐漸轉移至越南跡象,是否將使我人造纖維絲由對中國大陸出口逐漸移轉至越南,尚待後續觀察。
(二)進口部分
依據我國海關統計,96年1-11月份我自中國大陸進口前10大貨品項目依序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鋼鐵、光學產品及零件、礦物燃料、有機化學品、雜項化學產品、塑膠及其製品、鋁及其製品、車輛及其零附件等產品,以上貨品合計達195.8億美元,占我自中國大陸進口比重之77.1%(詳見表4及圖3)。前述進口項目中,機械用具及其零件、礦物燃料、雜項化學品、車輛及其零附件呈2位數成長,表現不錯。不過向為帶動我自中國大陸進口成長主要項目之電機設備及其零件、光學產品及零件均分別僅有7.9%及8.6%之個位數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鋼鐵自中國大陸進口大幅成長,然自6月起各單月卻均呈大幅衰退,此主要係受中國大陸對部分鋼品同時實施調降出口退稅率及加徵出口關稅,致自中國大陸進口成本增加而轉向自他國進口所致。1-11月我鋼鐵自全球進口額成長23.5%,而我鋼鐵自中國大陸進口比重較上年同期減少3.8個百分點至17.9%。
三、中國大陸主要進口來源成長比較
依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96年1-11月份中國大陸進口總額為8,645.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0.3%,前10大進口來源依序為日本、南韓、台灣、美國、德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及俄羅斯,前10大進口來源金額為5,198.9億美元,占中國大陸進口總額60.1%(詳見表6)。
上述前10大進口來源中,除自俄羅斯進口額僅有8.4%之個位數成長外(進口額為13.7億美元),其餘均有兩位數之成長,其中以自澳大利亞及菲律賓進口額分別成長33.9%及32%(進口額分別為230.8美元及209.9億美元),占中國大陸進口比重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0.27及0.22個百分點,進口成長表現最佳。另自日本、南韓及台灣進口額分別成長16.3%、16%及15.6%%,由於低於中國大陸自全球進口成長率20.3%,致該3國占中國大陸進口比重較上年同期分別減少0.4-0.48個百分點,表現較差。
96年1-11月份中國大陸自我進口金額為915.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5.6%,占中國大陸進口比重10.6%,較上年同期11%減少0.44個百分點。究其主要原因,大陸自我進口機械設備及其零件產品(HS84)較上年同期衰退1.7%,遠低於該項中國大陸自全球進口成長率13.3%所致,主要係該細項產品-自動資料處理機及其附屬單元(HS8471)、自動資料處理機器之零附件(HS8473)中國大陸自我進口進口額分別大幅衰退51.32%及12.54%所致。
貿易局發言人:吳副局長新華
辦公室電話:2351-0271轉106
行動電話:09214270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