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以「政府搭橋、民間上橋」及「優勢互補、共創商機」為精神,推動兩岸產業搭橋計畫,自2008年12月第一場中草藥會議起,到2010年8月10
日即將於台北市圓山飯店舉辦的「兩岸紡織與纖維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共18場次,短期間已促成兩岸超過700家企業,締結70餘件的合作意向書及超過
80件的合作計畫,預料結合本次會議超過300位兩岸紡織產業菁英與專家出席,歷屆參與搭橋會議的產、官、學、研各界專家人數已接近10,000名。如此
快速整合兩岸產業精銳,共同為兩岸產業的大未來謀定良策,不僅已為台灣產業發展環境,營造更開放、友善、更具競爭力的基礎,同時也創造出更寬廣的發展商
機。
本屆「兩岸紡織與纖維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由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聯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共同主辦,規劃以研發與生產、檢驗與訊息、投資合作與商機等三大議
題,全面且系統性的探討兩岸紡織與纖維產業大未來的合作重點,並尋找出開創兩岸及全球化市場商機的關鍵因素。會議中將針對兩岸共同推動:(1)環保、節
能、減排與低碳的製程技術與設備研發;(2)建立紡織品通用性檢測驗證規範與產業標準;(3)兩岸紡織訊息交流及訊息標準化合作;及(4)兩岸紡織企業間
的相互投資與共同開拓市場,達成策略性決議。
經濟部黃重球次長表示:大陸已是台灣紡織成衣業第一大的進、出口及投資市場;依據2009年統計,大陸佔台灣進口值7.4億美元,約34%;含香港的出口
值33億美元,約36%;截至2009年台灣核准紡織成衣業投資大陸案件數達2,378件,總投資金額27億美元,也佔台灣紡織成衣業對外投資額的
50%;以上數據,都清楚顯示:兩岸紡織與纖維產業是密不可分的夥伴關係。未來若能透過搭橋平台合作,並配合兩岸大三通、經貿營運特區、ECFA、開放陸
資來台等各項政策,一定可以創造出全面性嶄新的格局。
大會主席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汪雅康董事長則表示:運用大陸充沛的資源、龐大的生產與市場優勢,結合台灣紡織產業精緻加工技術、供應鏈與品質管理、國際化市
場經驗等,將是兩岸產業優勢互補的起點;未來若能進一步將環保、節能、低碳與生活、文化、創新等結合,兩岸將主宰新一波的市場發展;汪董事長也對眼前兩岸
仍然共同面對的諸多挑戰議題提出解決建議,包含:國際品牌通路對兩岸業者利潤與競爭力的威脅、新紡織品欠缺規格標準的市場障礙、產業訊息力與智權保護不足
對企業發展動能的消減等。
由於紡織所投入籌辦本次會議的積極與努力,將突破以往會議進展,大會閉幕式預計將有十數家產業界及團體聯合簽署七項合作協議,隔天8月11日於紡織所,更
將舉辦八場的廠商媒合會及數場的產業對接會議。本次會議,將為兩岸紡織與纖維產業發展歷史,寫下不可抹滅的輝煌起點。
聯絡人:
技術處發言人:林全能副處長 電話:02-23212200轉121
新聞稿聯絡人:陳柏儒研究員 電話:02-23212200轉186
新聞媒體窗口:紀懿珊研究員 電話:02-23212200轉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