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 貿易局
發佈日期:2008/07/07
壹、國際原油及原物料價格雖持續攀升,我出超仍達79.9億美元實屬難得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頃依據財政部統計處本(2008)年7月7日發布之海關進出口貿易資料表示,我國6月對外貿易總額達472.1億美元,較去(2007)年同期成長21.9%,其中出口為243.5億美元,成長21.3%,進口為228.6億美元,增加22.5%,在國際原油及原物料價格持續飆漲,致進口金額大幅上揚情況下,出超猶能成長4.9%達14.9億美元,頗不容易。累計1-6月我國對外貿易總額已達2,610.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0.2%,依此進度,我國2008年貿易總值欲達成5,000億美元之目標樂觀可期。1-6月出口1,345.3億美元,成長18.1%,進口1,265.4億美元,增加22.4%,累計出超79.9億美元,雖比去年同期減少24.5%,惟較韓國1-6月入超達57.1億美元,我貿易表現相對較優。
2008年1-5月中國大陸自世界主要國家進口比較( 單位:百萬美元;% ) |
國別 |
2008年1-5月 |
2007年1-5月 |
增減比較 |
金額 |
比重 |
金額 |
比重 |
金額 |
成長率 |
大陸出口總額 |
545,238.3 |
100.0 |
443,654.5 |
100.0 |
101,583.8 |
22.9 |
大陸進口總額 |
466,932.5 |
100.0 |
357,826.3 |
100.0 |
109,106.2 |
30.5 |
自日本 |
60,871.6 |
13.0 |
51,075.0 |
14.3 |
9,796.6 |
19.2 |
自南韓 |
46,638.0 |
10.0 |
39,434.0 |
11.0 |
7,204.0 |
18.3 |
自台灣 |
45,455.7 |
9.7 |
36,536.3 |
10.2 |
8,919.4 |
24.4 |
自美國 |
34,949.7 |
7.5 |
27,678.7 |
7.7 |
7,271.0 |
26.3 |
自德國 |
22,448.2 |
4.8 |
16,623.9 |
4.7 |
5,824.3 |
35.0 |
自澳大利亞 |
13,890.6 |
3.0 |
9,741.2 |
2.7 |
4,149.4 |
42.6 |
自馬來西亞 |
13,192.2 |
2.8 |
10,646.9 |
3.0 |
2,545.3 |
23.9 |
自印度 |
11,571.6 |
2.5 |
5,904.4 |
1.7 |
5,667.3 |
96.0 |
自沙烏地阿拉伯 |
11,558.0 |
2.5 |
6,098.8 |
1.7 |
5,459.1 |
89.5 |
自俄羅斯 |
10,449.9 |
2.2 |
7,958.4 |
2.2 |
2,491.5 |
31.3 |
自泰國 |
10,383.2 |
2.2 |
8,386.7 |
2.3 |
1,996.4 |
23.8 |
自菲律賓 |
10,079.3 |
2.2 |
5,920.7 |
1.7 |
4,158.6 |
70.2 |
自巴西 |
9,542.2 |
2.0 |
8,744.8 |
2.4 |
797.4 |
9.1 |
自新加坡 |
8,342.7 |
1.8 |
6,903.6 |
1.9 |
1,439.1 |
20.8 |
自香港 |
5,398.4 |
1.2 |
4,674.2 |
1.3 |
724.2 |
15.5 |
資料來源:中國大陸海關統計 |
??? 分析2008年1-6月我國貿易表現持續穩健原因,應歸功於市場結構能順利調整之故,使我出口至新興市場包括中國大陸(含香港,40.8%),印度(1.3%)、東協6國(15.0%)加中東(2.1%,三者合計18.4%),其比重已超越傳統出口對象的美國(11.3%)及歐盟(10.7%),使我受美歐經貿情勢不佳之衝擊減至最低。相對韓國而言,雖其分散出口對象亦有成效,10億美元以上出口對象由1997年29國增加至2007年48國,惟受產業結構限制,2008年1-5月韓國礦物燃料原油等(HS27) 及鋼鐵(HS72) 進口占其進口比重分別為31.8%及7.5%,均較相同期間我國24.2%與6.3%為高,故其受油價及原料價格飆漲影響,比我國更為嚴重。
貳、亞太區域內貿易狀況仍佳,拓銷計畫績效卓著
根據Global Insight本年 6月預測資料指出,國際經濟受到美國次貸風暴持續蔓延影響,且在國際油價及原物料價格飆漲,與糧食價格大幅揚升等衰退風險下,預料全球經濟成長大幅趨緩的方向不變,將由2007年3.9%降至2008年3.2%,美國、歐元區與日本之經濟成長,亦將由2007年2.2%、2.7%與2.0%分別降至1.4%、1.6%與1.7%。惟因2008年的中國大陸及印度經濟,預估仍將保有10.2%及7.5%之強勁成長,因而拉動亞太地區國家對其出口增幅,使該地區受國際景氣下滑之衝擊較為輕微,以我國為例,2008年1-6月我對中國大陸及印度之出口分別大幅成長21.7%及57.1%,足以抵消我對美國出口減少0.9%之不利情況。觀察中國大陸海關統計,2008年1-5月中國大陸整體出口成長22.9%,進口成長30.5%,其中自我國進口成長24.4%,優於日本的19.2%及韓國的18.3%。而中國大陸主要進口國,則以自澳大利亞、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及菲律賓分別成長42.6%、96.0%、89.5%及70.2%最顯著(如附表)。
事實上,為因應國際景氣下墜,貿易局自2007年下半年以來,積極推動「我國具有競爭力產業拓銷海外市場計劃」,其具體措施包括:補助公協會整合廠商力量拓銷、增加海外展團爭取商機、擴大展覽規模、利用網際網路提升企業國際行銷能力、協助中小企業爭取國際商機、啟動「廠商如何利用政府服務辦理國際行銷」服務列車專案、強化全球貿易推廣服務網絡等。本年1-6月我對10大重點拓銷國家之出口平均成長達35.5%,大幅超越同期我出口18.1%之成長,表現非常優異,其中對巴西、印度、西班牙、越南、印尼、俄羅斯、韓國、馬來西亞及西班牙等國出口成長均達2位數,分別為74.2%、57.1%、52.6%、43.3%、37.5%、31.1%、26.4%及17.4%,拓銷成效十分顯著。
参、國內外景氣雖漸趨緩,下半年貿易情勢應可審慎樂觀
根據經建會最新公布之我國景氣概況資料,並就景氣指標循環性成分觀察,5月份領先指標之6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較上月減少0.2個百分點,係自2007年9月以來連續第7個月下滑,而不含趨勢之同時指標,亦較上月下降0.5%,二者均呈持續下跌現象。在景氣對策信號方面,5月份綜合判斷分數則由上月的27分驟降為21分,燈號由連續6個月來的綠燈轉為黃藍燈,顯示當前國內景氣呈現趨緩表徵。然而,本年5月外銷訂單金額達315.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4.5%。其中,電子產品受惠於消費電子產品訂單暢旺及國際大廠持續釋出代工訂單,成長17.9%,占接單總額22.3%居首;資訊與通信產品次之,由於筆記型及桌上型電腦接單熱絡,成長17.7%,占接單總額21.2%。
在原油及原物料價格飆漲背景下,國際景氣走緩對國內經濟的衝擊雖已逐漸顯現,惟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 (IMD) 2008年5月15日發表「2008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顯示我國在55個國家及經濟體之競爭力排名,由2007年第18名上升至第13名,大幅躍升5名;且下半年將進入電子產業旺季,拓墣產業研究所提出3F:「Fantasy(精品)」、「Fast(飆網)」、「Fit(平價)」,為2008年下半年全球科技產品新趨勢,在「3F商機」帶動下,台灣電子產業下半年發展可望優於全球科技產業。主計處5月29日亦上修我國2008年之出口成長預測,由前次預估的6.1%調升為12.3%;再依過去3年下半年平均出口成長(9.4%)較上半年(12.1%)更為強勁的經驗研判,未來貿易情勢應可審慎樂觀。
貿易局發言人:徐副局長純芳
辦公室電話:23977103
行動電話:0921427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