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貿易局
發佈日期:2008/09/30
一、貿易額變動
97年1-7月份我對中國大陸貿易總額為664.6億美元,較上(96)年同期成長19.7%,占我同期對外貿易總額21.6%,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0.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為473.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8.9%,占我出口總額30.1%,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0.6個百分點;進口額為191.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1.6%,占我進口總額12.8%,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0.1個百分點;貿易順差為281.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7.1%。
就單月而言,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對中國大陸出口均維持穩中趨堅之成長態勢(月均成長率為21.7%),惟97年7月份則呈現較大幅度之變化。按7月份單月我對大陸出口金額為67.4億美元,不僅為近半年新低(排除2月春節因素),增幅亦急速趨緩,僅較上年同期微幅成長4.4%,主要受到我輸往中國大陸比重達35.8%之電機設備及其零件表現不佳,較上年同期衰退10.7%,同時今年以來向居我對彼岸出口高成長之主力產品-液晶面板,亦因景氣不佳需求下降,7月份輸往大陸之成長率,由上半年各月60%以上之亮麗表現趨緩至26%等因素影響所致。
另在進口方面,7月份我自中國大陸進口額為29.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3.8%,占我進口總額12.7%,為歷年單月次高;主要係因兩岸產業分工,自中國大陸進口電子半成品及零組件仍持續增加,且國際原物料價格尚居高檔,我礦物燃料、化學品及鋼鐵等產品自中國大陸進口額大幅成長所致。
在貿易順差方面,因我對中國大陸進口成長表現優於出口,致7月份我對大陸貿易順差金額已降至37.9億美元,若與上年同期相較,微幅衰退1.9%,在排除2月因春節長假效應之情形後,此順差金額為今年各月以來之新低(詳見表1及圖1)。
二、貨品別結構
(一)出口部分
依據我國海關統計,97年1-7月份我輸往中國大陸前10大貨品項目依序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光學產品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有機化學產品、機械用具及其零件、礦物燃料、銅及其製品、鋼鐵、人造纖維絲、雜項化學產品等,以上輸出貨品合計達414.5億美元,占我輸往中國大陸比重之87.6%(詳見表2、3及圖2)。
上述項目中,光學產品(HS 90)、有機化學品(HS 29)及礦物燃料(HS 27)等對中國大陸之出口值較上年同期分別成長57.3%、64.3%及457%,大幅超越我整體對大陸出口增幅之18.9%,為本次表現較為突出之項目。惟值得注意的是,因光學產業受全球景氣影響已進入調整階段,未來若液晶面板繼續處在量、價續降情況下,將嚴重影響下半年我對彼岸整體出口表現。
另電機設備及其零件產品,因受到其主力細項-積體電路及零組件(HS8542)對彼岸出口僅微幅成長2%之影響,97年1-7月份對大陸出口增幅僅達3.2%,與其近幾年多呈現2成增幅情況相較,成長態勢大不如前,此是否因我開放8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生產致彼岸降低對我產品之需求有關,仍須觀察。值得注意的事,因積體電路及其零件產品占我對大陸出口比重達20%以上,其動向將牽動未來我在彼岸進口市場之整體表現。
此外,依據經濟部統計處發布資料顯示,本年7月份我自大陸接單金額為80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僅增加1.73%,8月份為79.7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則減少8.86%,為近6年來首次呈現負成長現象,在全球金融風暴,景氣持續趨緩情況下,是否會繼續減少我自大陸接單之貿易機會,進而衝擊我對彼岸之出口,仍有待進一步觀察。綜合上述不利因素之可能影響,下半年我對中國大陸出口成長恐將低於上半年之表現。
(二)進口部分
依據我國海關統計,97年1-7月份我自中國大陸進口前10大貨品項目依序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鋼鐵、礦物燃料、光學產品及零件、雜項化學產品、有機化學品、塑膠及其製品、無機化學品、石料石灰及水泥等產品,以上貨品合計150.4億美元,占我自中國大陸進口比重78.6%(詳見表4、5及圖3)。
前述進口項目中,均呈成長趨勢,其中又以雜項化學品(HS38)、礦物燃料(HS27)、無機化學品(HS28),分別成長83%、73.7%、68.1%,表現最佳;另機械用具及其零件(HS84)進口成長23.9%,擺脫94至95年間持續小幅成長現象,探究其因,主要係我對其細項-自動資料處理機暨其附屬單元產品(HS8471、HS8473)需求增加所致,此與我資訊大廠及周邊產業已遷移至大陸投資生產有關。
三、中國大陸主要進口來源成長比較
根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97年1-7月份中國大陸進口總額為6,785.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31.1%。前10大進口來源依序為日本、南韓、台灣、美國、德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巴西及印度,占中國大陸進口總額之58%(詳見表6)。
今年以來,中國大陸進口需求仍持續強勁,上述國家在大陸進口市場之表現均各有斬獲。其中,日本、韓國及我國,因具有電子資訊相關產品之競爭優勢,仍居中國大陸前3大進口來源,97年1-7月自日本進口金額為894.8億美元(成長21.8%)、自韓國為681.3億美元(成長20.9%)、自我國進口653.1億美元(成長23.2%),占中國大陸進口比重分別為13.2%、10.0%、9.6%。
而對擁有豐富石油天然資源之國家-沙烏地阿拉伯而言,在國際油價持續飆漲帶動下,本年1-7月份中國大陸自該國進口金額為178.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01.3%,增幅除居各國之冠外,其在彼岸進口市場之占有率亦由1.7%擴增至2.6%,表現相對亮麗。
另對擁有礦石資源優勢之國家-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同期間中國大陸自該等國家之進口分別為210.2億美元、163.3億美元及150.1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較,大幅成長48.8%、74.3%、86.5%,表現亦佳。
貿易局發言人:徐副局長純芳
(辦公室電話:2351-0271轉103 行動電話:0921427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