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韓歐盟及韓美FTA,政府單位之作為及策略
基於早已掌握到韓歐盟FTA恐對我產生衝擊,以及各國積極洽簽FTA之浪潮,為積極參與國際上區域整合之趨勢,以及回應業者對政府與他國洽簽FTA之殷殷期待,經濟部早已將歐盟及美國列為我優先推動經濟合作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ECA)之目標對象。在推動台歐盟ECA方面,經濟部與外交部已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推動堆積木策略促成歐盟先與我就各項ECA內涵議題與我展開洽商。另外經濟部亦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及歐洲著名智庫為本案完成研究,研究成果顯示台歐盟洽簽ECA對雙方皆有利益,經濟部並依據該研究結果完成說帖,透過各種管道遊說進洽歐方。在經濟部與外交部合作及動員駐外單位積極推動之下,歐洲議會甫於本(100)年5月11日通過決議案,強烈支持台歐盟洽簽ECA,該決議案具有代表性意義,將有助增強我向歐盟執委會及各會員國之遊說力道。同時,在與歐盟各別會員國之官方諮商會議中亦提案促請該等國家向歐盟發聲,考慮與我洽簽ECA之可行性。此外,為營造利我之氛圍,目前為止我已在英國、比利時、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及丹麥舉辦台歐盟ECA座談會,透過產、官、學界之討論,已引起該等國家對台歐盟經貿關係之重視。
在台美FTA方面,經濟部將持續加強本案遊說工作,積極處理雙邊關切議題,同時妥善運用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之動能,積極推動以堆積木方式(building block)與美方就各議題進行諮商。目前台美TIFA會議雖因美牛瘦肉精案再度延期,惟我持續透過對話及溝通來設法解決雙方歧見,盼該會議可儘速恢復舉行。此外,我亦加強與美方在WTO及APEC合作、並爭取美企業界及國會更廣泛支持,俾促請美政府早日與我展開FTA諮商,以達成與美洽簽台美FTA之目標。
關於即將於7月1日生效之韓歐盟FTA,鑒於台韓兩國對歐出口產品相似度頗高(70%均集中在資訊電子、機械及汽車相關產品),自96年韓國與歐盟進行韓歐盟FTA協商以來,經濟部均密切注意韓歐盟每回合談判之達成進度,並於97年起即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析「韓歐盟FTA對我經濟可能之影響」,研析結果顯示2009年台灣出口非零關稅產品至歐盟約120.52億美元(約占我對歐盟出口額之50.6%),至美國約89.8億美元(約占我對美出口額之34%),又部分產品面臨歐美高關稅障礙(如紡織業平均關稅約12%、橡塑膠業平均關稅約6.5%),爰預估未來我電機電子、紡織業、機械設備及橡塑膠等產業則將面臨一定之衝擊。
為針對受創產業研擬救濟措施及加強宣導,經濟部於99年12月28、29日邀集可能受創產業之廠商及相關公協會,就不同產業別召開2場「韓歐盟及韓美FTA對我產業衝擊影響及因應措施」座談會,並訂於本年5月26日舉辦「韓歐盟及韓美FTA對我產業衝擊影響及因應措施研討會」,以提醒廠商及早因應。此外,經濟部已動員各單位就委託研究成果及產業界提供之建議積極研擬本案因應措施,未來將透過對受創產業之輔導、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及加強新興產業的合作機會以減低衝擊,並強化協助我廠商拓銷新興市場,及持續透過目前多邊及雙邊管道,以協助我廠商消除在該等國家面臨之貿易及投資障礙。
貿易局發言人:陳副局長銘師(代) 辦公室電話:02-23977103 電子信箱:jaimemsc@trade.gov.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