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我國與亞洲主要國家投資環境風險評比
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 (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telligence ;簡稱 BERI)2011 年第 1 次 (4 月 ) 的「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指出,我國的投資環境評比 (Profit Opportunity Recommendation ; POR) 總分 72 分,較上次 (2010 年第 3 次 ) 進步 1 分,全球排名第 4 名;在列入評比的全球 50 個主要國家中,次於新加坡、瑞士及挪威 ( 請參閱表 1) 。
我國投資環境在本次評比列為 1B 等級,為適合投資的地點。 BERI 認為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事威脅正在減弱。儘管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合解,在未來 2 年,台灣與美國的關係仍將持續友好發展。展望 2012 年及 2016 年,評分及排名均維持 72 分及全球第 4 名 ( 請參閱表 2) 。
我國在亞洲地區排名第 2 名,僅次於新加坡 ( 全球第 1 名, 79 分 ) ;優於日本 ( 全球第 8 名, 64 分 ) 、中國大陸 ( 全球第 13 名, 61 分 ) 、馬來西亞 ( 全球第 16 名, 59 分 ) 、南韓 ( 全球第 20 名, 57 分 ) 、印度 ( 全球第 29 名, 46 分 ) 、菲律賓 ( 全球第 29 名, 46 分 ) 、泰國 ( 全球第 29 名, 46 分 ) 、印尼 ( 全球第 34 名, 43 分 ) 、越南 ( 全球第 38 名, 41 分 ) 。
貳、我國投資環境各項副指標評比
BERI 於每年 4 月、 8 月及 12 月發布「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針對各國營運風險指標、政治風險指標及匯兌風險指標等 3 大指標,以跨國企業角度,評估在各國從事投資及從中獲利的程度,作為評估投資環境優劣的依據。
一、營運風險指標:全球排名第 3 名、亞洲排名第 2 名
我國營運風險指標排名全球第 3 名 (71 分 ) ,分數進步 1 分,排名與上次 (2010 年第 3 次 ) 相同;次於新加坡、瑞士。在亞洲地區排名第 2 名,僅次於新加坡 ( 全球第 1 名, 75 分 ) ;優於馬來西亞 ( 全球第 19 名, 56 分 ) 、中國大陸 ( 全球第 20 名, 54 分 ) 、日本 ( 全球第 23 名, 51 分 ) 、南韓 ( 全球第 23 名, 51 分 ) 、印度 ( 全球第 26 名, 50 分 ) 、泰國 ( 全球第 29 名, 45 分 ) 、菲律賓 ( 全球第 34 名, 43 分 ) 、越南 ( 全球第 39 名, 42 分 ) 及印尼 ( 全球第 40 名, 41 分 ) 。
BERI 表示,我國營運條件已復甦,且評分上升,商業前景仍舊看好,投資氣氛樂觀。相較於 2009 年經濟衰退, 2010 年實質國內生產毛額 (GDP) 強勁成長達 10.5% ,其中政府支出與民間消費為最重要因素,零售金額更創下 101 億美金的紀錄。雖然 2011 年經濟成長趨緩,而民間消費仍將達到 7 年來的高峰,預估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約成長 5% 。由於糧食價格高漲,尤其是小麥成本提升,使得 2 月份消費者物價成長 3.42% 。預算赤字佔實質國內生產毛額比例,預估由 2010 年的 2.0% 下降至 2011 年的 1.3% 。政府近期已邀請民間企業參與公共基礎建設計畫,以減輕國家預算壓力。金融體系穩健, 2010 年金融機構總利潤達到新台幣 1,830.77 億元的最高紀錄。 BERI 預測, 2012 年我國營運風險評分為 71 分,排名全球第 3 名; 2016 年評分上升為 72 分,排名全球第 3 名。
本次營運風險指標共有 15 項副指標 ( 量化指標 ) ,我國排名居全球前 5 名者,有政策延續性 ( 第 2 名 ) 、勞動成本與生產力比 ( 第 2 名 ) 、國際收支 ( 第 3 名 ) 、經濟成長 ( 第 4 名 ) 、民營化程度 ( 第 4 名 ) 、對外商態度 ( 第 4 名 ) 、長期融資與創投資金 ( 第 4 名 ) 、通貨膨脹 ( 第 5 名 ) 及短期信用與融資 ( 第 5 名 ) 等 9 項。此外,我國在專業服務與合約、通訊與運輸分別排名全球第 9 名及第 10 名。
二、政治風險指標:全球排名第 8 名、亞洲排名第 2 名
我國政治風險指標排名全球第 8 名 (61 分 ) ,排名進步 3 名,分數進步 1 分;在亞洲地區排名第 2 名,次於新加坡 ( 全球第 1 名, 76 分 ) ,優於日本 ( 全球第 13 名, 57 分 ) 、中國大陸 ( 全球第 13 名, 57 分 ) 、馬來西亞 ( 全球第 16 名, 55 分 ) 、越南 ( 全球第 22 名, 50 分 ) 、南韓 ( 全球第 24 名, 48 分 ) 、菲律賓 ( 全球第 27 名, 44 分 ) 、印度 ( 全球第 31 名, 43 分 ) 、泰國 ( 全球第 39 名, 38 分 ) 及印尼 ( 全球第 39 名, 38 分 ) 。
BERI 表示,我國政治風險被有效地控制。我國將持續與中國大陸協商以達成更大的經濟整合。另有鑑於日本強震所引發的核子安全議題,台灣有意與中國大陸進行核子安全領域的合作。雖然當前政府與中國大陸關係密切,然而台美關係並未因此受到忽略。三月初,馬總統公開表示,台灣需要美國的協助以縮小與中國大陸日益擴大的軍備差距。 BERI 預測, 2012 年我國政治風險評分為 61 分,排名全球第 8 名; 2016 年評分升為 62 分,排名全球第 11 名; 2021 年評分再上升至 64 分,排名全球第 12 名。
本項指標共有 3 項副指標 ( 質化指標 ) :
( 一 ) 外部影響因素:包括對峙國家關係、負面區域政治力量。我國在此項目的評比表現較弱。
( 二 ) 內部影響因素:包括政治派系、宗教與族群問題、鞏固政權限制措施、激進團體、意識形態及社會條件等。我國在此部分的評比表現極佳,均達 6 分以上的高水準。
( 三 ) 潛在影響因素:包括社會衝突、革命暴動等。我國在此部分評比表現均達 7 分的高水準。
三、匯兌風險指標:全球排名第 3 名、亞洲排名第 2 名
我國匯兌風險指標排名全球第 3 名 (85 分 ) ,排名及評分均與上次 (2010 年第 3 次 ) 相同,僅次於瑞士及新加坡。在亞洲地區排名第 2 名,次於新加坡 ( 全球第 2 名, 86 分 ) ;優於日本 ( 全球第 4 名, 84 分 ) 、南韓 ( 全球第 8 名, 73 分 ) 、中國大陸 ( 全球第 8 名, 73 分 ) 、馬來西亞 ( 全球第 17 名, 65 分 ) 、泰國 ( 全球第 24 名, 54 分 ) 、印尼 ( 全球第 28 名, 51 分 ) 、菲律賓 ( 全球第 30 名, 50 分 ) 、印度 ( 全球第 32 名, 46 分 ) 及越南 ( 全球第 47 名, 32 分 ) 。
BERI 指出,我國匯兌風險指標仍維持在較高的穩定水準。 2010 年對外貿易總額達到 5,260 億美元,較 2009 年成長 39.1% ,創下台灣外貿成長的歷史紀錄。在外人投資方面,未來兩年將持續保持強勁。美國商會近期一份投資環境調查報告顯示,超過 80% 的外國企業受訪者對於 5 年內台灣投資環境前景持樂觀態度。 BERI 預測, 2012 年及 2016 年我國匯兌風險評分及排名均為 85 分及全球第 4 名。
匯兌風險指標共有 4 項副指標 ( 量化指標 ) ,我國各項副指標表現如下:
( 一 ) 外匯法令架構:我國排名全球第 6 名 (82 分 ) ,排名進步 1 名、評分與上次 (2010 年第 3 次 ) 相同。我國的外匯法令已相當完備且自由開放,因此近年來分數與排名均維持在相當穩定的水準。
( 二 ) 外匯創造能力:我國排名全球第 7 名 (79 分 ) ,評分與上次 (2010 年第 3 次 ) 相同,排名下降 3 名。
( 三 ) 外匯存底:我國排名全球第 2 名 (89 分 ) ,排名進步 2 名,評分與上次 (2010 年第 3 次 ) 相同。
( 四 ) 國外負債:我國排名全球第 4 名 (90 分 ) ,排名及評分與上次 (2010 年第 3 次 ) 相同。


投資業務處新聞發言人:高振愷 副處長(辦公室電話:02-2389-2111分機:819;行動電話:0928394953)
承辦單位聯絡窗口:李鴻良 科長(辦公室電話:02-2389-2111分機:816)
電子郵件信箱:hllee@moe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