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IHS iSuppli 於近期 發布報告指出, x86 架構的微處理器主導 PC 產業將近 30 年,從 2012 年開始似乎將遇到真正的敵手,那就是講究低耗電的 ARM 架構處理器。預計至 2015 年全球筆記型電腦所用的 ARM 架構處理器將佔四分之一強。
|
|
微軟於 2011 年 1 月於消費性電子展,展示 Windows 8 在 ARM 處理器上運 作的情況,於 6 月 在美國 D9 大會上宣佈下一代 Windows 將支援 ARM 架構。根據微軟預估其將在 2012 年推出新一代 Windows 作業系統,預估 將給 ARM 架構處理器帶來 強勁成長動力。
IHS iSuppli 認為, ARM 架構處理器 將在 2015 年搶佔整體筆記型電腦出貨量的 22.9% 市場佔有率,出貨量 達到 7,400 萬台,比起 2012 年的 3% 市場佔有率且出貨量達 760 萬台,的確有很顯著的成長。
自 1981 年 IBM 發明第一台 PC 以來, x86 架構就一直主導著 PC 處理器 市場,即使歷經 PowerPC 的挑戰,也沒能阻擋其成長的態勢。所以從那時候起,全球數十億台 PC 都是採用英特爾、 AMD 或其他小品牌所 提供的 x86 處理器。可是隨著 ARM 搶佔智慧型手機與平板機之後,其下一步就是往具備龐大市場的 PC 處理器市場。一般預估, x 86 架構初期將不易被撼動 ,但是隨著 ARM 架構陣營的廠商愈來愈熟悉 Windows PC 市場,則 x86 架構受到嚴重打擊的程度也將逐步加深。
目前零售價格在 700 美元以下的中低階筆記型電腦與小筆電主要吸引點就在於其 最佳化價格與性能比,讓經濟性筆記型電腦得到消費者青睞。而且其主要 配備是英特爾的 Celeron M 或 Atom 處理器,或者超微的 E 系列處理器。而 IHS iSuppli 認為, ARM 架構處理器 在此市場區隔之中,將能提供更具吸引人的性能價格比。
也就是說,經濟型筆記型電腦消費者比較重視「可負擔價位與合理效能之間的平衡」,而非單純的性能。由於 ARM 架構 處理器能夠以非常低的成本提供可接受的性能,加上其具備卓越的省電效果,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很具吸引力的。
可是英特爾不是省油的燈,根據研究發現, 英特爾新開發的三閘 3D 電晶體技術,就是針對在性能不打折的前提之下,大幅度降低處理器晶片功耗的技術。這將是英特爾對抗 ARM 最佳的武器,也將是兩者未來勝負的關鍵!( 805 字)
圖一、 ARM 與 x86 架構處理器佔筆記型電腦之市場佔有率預測

ource : IHS iSuppli , 201 1 年 7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