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貿易局
發佈日期:2008/11/28
一、貿易額變動
97年1-9月份我對中國大陸貿易總額為858.7億美元,較上(96)年同期成長16%,占我同期對外貿易總額21.4%,比重較上年同期減少0.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為608.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3.7%,占我出口總額29.8%,比重較上年同期減少0.2個百分點;進口額為25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2%,占我進口總額12.8%,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0.1個百分點;貿易順差為358.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8.5%。
就單月而言,出口方面,在全球金融風暴持續蔓延下,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已受到波及,進而影響9月份我對彼岸之出口貿易表現。按該月份我對大陸出口金額為61.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衰退14.7%,占我出口總額之28.1%;在排除春節長假效應因素下,衰退現象係自91年以來首見。主要係該月份我對大陸出口前10大產品項目中,僅有雜項化學品(HS38,出口值0.6億美元)微幅成長5.8%,餘均衰退,其中,前2大出口產品-電機設備及其零件(HS85,25.4億美元)、光學產品及其零件(HS90,11.2億美元)分別衰退10.5%及7.8%外,其餘項目衰退幅度更大所致(介於16.3%~88.2%)。
另在進口方面,受到我對大陸及全球出口表現均未盡理想之影響,我對彼岸進口產品之需求已不若先前強勁,9月份我自大陸進口額為27.1億美元,排除春節長假效應後,為今年來之新低,占我進口總額12.9%,雖較上年同期仍成長11.1%,惟成長幅度已較趨緩。我自大陸進口項目仍較集於電機設備及其零件(HS85,9億美元)、機械用具及其零件(HS84,4.1億美元)等兩大產品,占我整體進口值之48.2%;此外,雜項化學品(HS38,1.5億美元) 已躍升為第4大進口產品之列,成長增幅高達203.6%。
在貿易順差方面,因我對大陸出口表現不盡理想,故9月份貿易順差金額已降至34.4億美元,排除春節長假效應後亦為今年來之新低,較上年同期大幅衰退27.9%(詳見表1及圖1)。
在全球金融風暴由美國出發蔓延至今、衍生國際需求持續減緩致景氣堪憂等局勢下,各國經濟成長首當其衝將遭致波及,中國大陸亦無法置身事外。考量我對大陸出口係以電子及資訊等產品為主,又我國與中國大陸及美國市場之出進口連動性較高,目前該等國家經濟成長力道若持續減弱,短期內我對大陸出口貿易表現欲維持以往榮景,恐有困難。
二、貨品別結構
(一)出口部分
依據我國海關統計,97年1-9月份我輸往中國大陸前10大貨品項目依序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光學產品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有機化學產品、機械用具及其零件、礦物燃料、銅及其製品、鋼鐵、人造纖維絲、雜項化學產品等,以上輸出貨品合計達532.9億美元,占我輸往中國大陸比重之87.6%(詳見表2、3及圖2)。
上述出口項目成長衰退互見。我對大陸第1大出口項目-電機設備及其零件(HS84)出口值為213.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僅成長0.5%,成長力道已漸式微,主要係受到其細項產品-積體電路(HS8542)僅成長0.4%之影響所致,未來該成長趨緩現象若持續甚或衰退,勢將嚴重影響我對大陸整體出口表現。另此次出口成長表現較佳者,則以光學產品及零附件(HS90,出口113.5億美元,成長42.6%)、有機化學品(HS29,40.4億美元,成長44.1%)及礦物燃料(HS27,19.8億美元,成長360.8%)為主,均超越整體出口增幅之13.7%甚多;若以細項貨品來看,主要成長項目則為液晶裝置(HS9013,成長43.7%)、石油及提自瀝青礦物之油類-原油除外(HS2710,成長310.6%)、非環醇及其滷化等衍生物(HS2905,成長91.5%)、環烴(HS2902,成長143.6%)等產品。
此外,出口成長表現較弱之項目為機械用具及其零件(HS84)、銅及其製品(HS74)、鋼鐵(HS72)及人造纖維絲(HS54)等產品,出口值較上年同期分別衰退達6.7%、3.9%、6.6%及6.1%;惟其中機械用具及其零件產品衰退幅度則逐漸趨緩,已由年初之24.8%降至6.7%,主要係其細項產品-自動資料處理機器之零件及附件(HS8473)衰退幅度由年初之43.8%縮小至18.8%所致。
環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本年10月預估2008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由2007年之3.9%降至2.8%、2009年再續降至2.1%,顯示全球經濟成長趨緩時代已經來臨,除將衝擊相關產業之景氣力道外,未來恐將影響我對中國大陸之出口表現。另依據經濟部統計處發布資料顯示,本年8至10月份我自大陸接單金額已連續3個月衰退,且衰退趨勢已有擴大現象,衰退幅度分別為8.86%、10.79%及22.84%,因該接單具出口領先指標意義,又我對大陸出口主力產品之積體電路及液晶面板遭逢景氣不佳,紛紛減產,故未來我對中國大陸之出口成長恐不樂觀。
(二)進口部分
依據我國海關統計,97年1-9月份我自中國大陸進口前10大貨品項目依序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鋼鐵、礦物燃料、光學產品及零件、雜項化學產品、有機化學品、塑膠及其製品、無機化學品、車輛及其零組件等產品,以上貨品合計197.4億美元,占我自中國大陸進口比重79%(詳見表4、5及圖3)。
前述項目之進口值均達兩位數成長,惟電機設備及其零件(HS85,進口值77 億美元,成長12.4%)、機械用具及其零件(HS84,37.3 億元,成長21.7%)、塑膠其及製品(HS39,5.1億美元,成長14.1%)等進口成長幅度小於我自大陸整體進口增幅之22%,其中以雜項化學品(HS38,成長101%)、無機化學品(HS28,成長76.3%)及礦物燃料(HS27,成長70%)等成長幅度較大。另在細項產品方面,則係以電子工業用已摻雜之化學元素及化合物(HS3818,成長121.8%)、石油原油及自瀝青質礦務提出之原油(HS2709,成長89.6%)及熱軋之鐵或非合金鋼扁軋製品(HS7208,成長86.7%)有較大需求。
三、中國大陸主要進口來源成長比較
根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97年1-9月份中國大陸進口總額為8,913.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8.7%。前10大進口來源依序為日本、南韓、台灣、美國、德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巴西及泰國,占中國大陸進口總額之58%(詳見表6)。
中國大陸自上述國家進口值均呈兩位數成長,尤以自沙烏地阿拉伯、巴西及澳大利亞等擁有石油及鐵礦石等天然資源豐富之地區成長增幅最大,分別達97.9%、79.6%及52.8%。另中國大陸自我進口額為843.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6.4%,雖持續呈二位數成長,惟成長率不僅較中國大陸整體進口成長率之28.7%低出甚多外,亦為大陸前10大進口來源成長排行之末座。此外,受到自我進口成長率相較他國為低之影響,97年1-9月份中國大陸自我進口額占其整體進口比重已下降至9.5%,較上年同期10.5%減少1個百分點。在目前中國大陸仍對能源、鐵礦石等產品有強烈需求下,已漸次排擠其他國家非該等產品在大陸市場之占有率,我國亦不例外。
按貿易局為協助業者因應近來世界經濟情勢的不利變化,已配合行政院之「因應景氣振興經濟」方案,積極推動「鯨貿計畫」,整合外貿協會及各級公協會之力量,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中國大陸亦納入其中,並擬定系列拓銷措施,如經貿逐陸拓展計畫、放寬公協會赴中國大陸貿易拓展補助上限、增設外貿協會在中國大陸駐點以協助我商深耕中國大陸市場、在彼岸辦理台灣名品博覽會及台灣精品巡迴展、擴大邀請大陸買主來台採購及消費計畫等,期望減緩我對大陸出口可能持續衰退之衝擊,進而強化我對外出口表現,帶動台灣經濟成長。
貿易局發言人:徐副局長純芳
(辦公室電話:2351-0271轉103 行動電話:0921427088)
附表: 兩岸分析新聞稿9709圖表.doc|
(內含: 我國對中國大陸貿易統計、我國對中國順逆插圖、我國對中國進出口貿易趨勢圖、我國對中國主要出口貨品、我國對中國主要進口貨品、中國主要進口來源成長比較、各國對中國出口比重趨勢、全球主要國家對中國進口成長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