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讓半導體產業經濟利潤集中在前5%的廠商手中,其他95%廠商獲利困難
科技產業資訊室 - 友子 發表於 2025年5月7日
圖、AI正讓半導體產業經濟利潤集中在前5%的廠商手中,其他95%廠商獲利困難
近年來,半導體產業的獲利能力和成長動力發生了巨大變化。麥肯錫分析稱,在半導體產業誕生的第一個十年,其經濟利潤價值相對較小,約38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由英特爾貢獻。除英特爾外,其他產業參與者的經濟利潤極低或為負。這個日趨成熟的產業在第二個十年裡進行了大規模整合,並擴大了晶圓代工模式。
智慧型手機等新技術的出現為電腦以外的成長開闢了新的途徑。因此,獲利能力大幅提升,2010年至2019年間,半導體產業創造了4,500億美元的經濟利潤。
到了2020年至2024年間,該產業創造的總經濟利潤價值為4,730億美元,超過了先前整個十年創造的利潤價值。經濟利潤的飆升主要歸功於AI的爆炸性成長以及半導體在汽車和工業等市場的新應用。這部分也是由於疫情導致的產品短缺期間產生的一些異常高的利潤。
然而,最近該產業的價值卻出現利潤集中於錢5%的現象。根據麥肯錫分析顯示,2023年和2024年,以輝達、台積電、博通和ASML為首的產業前5%企業分別創造了1210億美元和159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而經濟價值創造能力墊底的5%企業則損失了450億美元至700億美元。
從經濟價值創造量排名前5%、中間90%和後 5%的產業參與者的角度來看待經濟利潤,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產業動態。2024年,前5%的公司創造了1470億美元的經濟利潤,中間90%的公司僅創造了50億美元,後5%的公司損失了370億美元。簡單來說,半導體產業的權力曲線變得異常陡峭,權力日益集中在經濟價值創造排名前5%的公司手中。
其實,在2021年至2022年,由於疫情導致的短缺,該產業中間90%的企業的經濟價值創造急劇上升。不過現今看來,疫情對中間90%企業的影響似乎是暫時的;到2024年,這些公司創造的經濟價值將從2021年平均每家公司1.3億美元下降到疫情前的1700萬美元以下。
換個角度來看,雖然AI的技術崛起,為該產業帶來了大量投資和需求,但由此產生的收益卻產生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關鍵供應商身上。同時,隨著AI的普及和中國市場參與者的擴張,產業格局發生變化,剩餘產業參與者所創造的經濟價值及其成長前景未來將受到日益擠壓的現象。
總體而言,半導體產業已經從2022年至2024年的低迷中復甦。然而,更詳細的分析揭示了一個非常不同且更微妙的觀點,那就是除了少數經濟價值排名靠前的5%的企業外,該產業的復甦速度遠低於預期,或尚未實現。(991字;圖1)
參考資料:
Silicon squeeze: AI' s impact o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McKinsey & Company. 2025/04/30.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