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14)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技術發展藍圖研析團隊 發表於 2025年6月11日
圖、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14)
更清潔的船舶排放可能會使地球變暖的速度比預期的要快得多
自2020年以來,船隻硫磺排放量的急劇下降可能會在本十年內使地球變暖超出預期。馬里蘭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使最近創紀錄的高溫成為新常態。該研究利用衛星觀測和模型估算,認為排放量的減少增加了海洋吸收的太陽能量,可能使變暖速度翻倍。然而,一些研究人員對這些發現提出質疑,認為計算結果可能誇大了變暖效應。如果這些估算準確,這或許能部分解釋最近的溫度飆升。該研究發表在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期刊上。
參考資料:Cleaner ship emissions may warm the planet far faster than expected. New Scientist. 2024/05/30.
大量購買是否更永續,而且更便宜
由於消費者在洛杉磯的雜貨店發現有機燕麥價格昂貴後,因此決定嘗試批量購買以節省金錢,同時也更有利於環境。為了節省金錢,消費者開始研究如何直接從製造商購買糧食,減少中間環節。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批量購買確實更加划算,如以48美元購買25磅(11.4公斤)的有機燕麥,比以8.99美元購買2.6磅(1.18公斤)的超市燕麥更加便宜,同時也有助於減少浪費。此外,除了省錢外,批量購買也有助於減少浪費,參採2023年的研究指出,美國消費者正在尋求減少浪費的解決方案。此外,關注產品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發現批量購買對環境有利,因此選擇在同一家公司集中購買所需物品,以減少碳足跡。由於批量購買和本地購買並不容易實現,需要在購物時選擇自己的立場,所以必須提高人們對批量購買的認識,以便更多人願意購買。整體而言,透過批量購買可以節省金錢,減少浪費,並有利於環境。
參考資料:I tried buying in bulk to see if it was more sustainable – as well as cheaper. BBC News. 2024/05/29.
為什麼加拿大全年都深受山火困擾?
加拿大北部的殭屍火災(也稱為越冬火災,即冬季被積雪覆蓋後依然悶燒的火災)日益增多,對山火季節產生連鎖影響,研究人員和消防服務機構正在競相尋找熄滅的方法。加拿大的波蘭地帶,包括森林和濕地,占全國面積一半以上。2023年,加拿大的山火面積創下紀錄,達到18.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敘利亞的面積。西部加拿大有163處地下火災,一直潛伏到今年春季,造成嚴重的旱情。殭屍火災變得更加普遍,並由於人為造成的氣候變暖而導致山火頻率和強度增加,進一步引發火災季節提前。傳統的滅火方法可能無法有效阻止殭屍火災的蔓延,因此科學家呼籲需要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來預防殭屍火災。殭屍火災不僅可能導致更廣泛和嚴重的山火,也可能增加火災排放的碳量。波蘭地帶具生態系統的重要地位,但殭屍火災可能對其造成毀滅性打擊,將波蘭地帶轉化為灌木地或草地,進一步威脅北美洲的森林。未來將面臨更多殭屍火災帶來更嚴重的影響,火災季節似乎也在不斷延長。
參考資料:Why Canada is riddled with wildfires that burn year-round. BBC News. 2024/05/30.
帶電的木炭「海綿」可直接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
直接空氣捕獲是一種利用海綿狀材料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的可能方法之一,但目前的方法昂貴、需要高溫和使用天然氣,並且缺乏穩定性。由University of Cambridge研究團隊發表於《Nature》期刊的研究成果指出,該團隊開發了一種低成本、節能的方法,用於製造能直接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的材料。研究團隊使用了一種類似充電電池的方法,將通常用於家用濾水器的活性炭充電。實驗結果顯示,透過將活性炭(activated charcoal)「海綿」充電,使其帶有可與二氧化碳形成可逆鍵結(reversible bond)的離子,可成功地直接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充電的活性炭海綿可能比目前的碳捕獲方法更節能,因為它只需加熱至90-100°C來收集捕獲的二氧化碳,以便進行儲存。該研究是由Leverhulme Trus、Royal Society和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等機構資助。研究成果已申請專利並由Cambridge Enterprise支援其商業化。(1334字;圖1)
參考資料:Electrified charcoal 'sponge' can soak up CO2 directly from the air. Science Daily. 2024/06/05.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