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在2010年5月19號宣判,以三星為首的9家記憶體廠必須為壟斷市場付出巨額賠償,處以總額3.31億歐元罰款,其中三星必須付出1.45億歐元罰金。
涉案者美光除外,包括韓國的三星(Samsung) 與海力士(Hyrix),德國的英飛凌(Infineon),日本的爾必達半導體(Elpida)、日立(Hitachi)、NEC、東芝(Toshiba)、三菱電機(Mitsubishi)以及來自台灣的南亞科(Nanya)等9家廠商。上述9家記憶體廠,在1998年到2002年之間,以聯合壟斷操縱商品價格為由,依反托拉斯而判處巨額的罰金。
其中,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也是涉案廠商,但因為美光早在2002年主動向歐盟法院認罪,所以在判決中並不用作出任何賠償。而英飛凌、三星、海力士以及NEC聯合爾必達四家公司,皆向歐盟執委會求情以減輕賠償金額,而全部的廠商也因為都承認犯行,故歐盟執委會所做出判決賠償罰金的部分,也已經減少了10%。
歐盟反競爭執委會於1996年7月通過對於聯合行為的不處分或減輕罰款的寬容告示(Leniency Notice),說明在何種情況下,涉案公司配合執委會的調查時,可獲得不罰款或減少罰款的寬容對待。而第一個自首並提出關鍵性證據者,甚至可獲100%罰款減免,而其他涉案者視配合調查及對於執委會所提出理由書中的證據也不加以辯駁等程度,而給予不等的罰款減免比率。
執委會競爭事務委員阿爾穆尼亞(Joaquin Almunia)說到:「這些公司坦承參與這個價格壟斷集團,讓執委會得以結束耗時已久的調查,把資源用在追查其他可疑的壟斷行為上。」他透露,有好幾件和解案「正在醞釀中」。他認為聯合壟斷是一種很不可取的行為,影響了其競爭對手以及眾多消費者的權利。
根據歐盟執委會的判決,三星必須付出1.457億歐元的賠償金額,是所有廠商中賠償金額最高的一家公司。其次是英飛凌,必須付出5670萬歐元的賠償金額,而台灣的南亞科,則因為在判決中指出的時間和三星有合作關係,所以連帶的也涉入這起官司,而最後被判決必須付出180萬歐元的賠償。
其實早在2005年時,美國司法部早已針對幾家記憶體大廠做過反托拉斯調查,並在最後判決三星因為試圖控制DRAM價格,必須付出3億美元的罰金;而韓國另一大廠海力士也承認試圖控制DRAM價格,在2005年5月付出1.85億美元的罰金;英飛凌、海力士和三星高層主管也因此服刑並且處以罰款。(1065字;表1)
表一、歐盟宣判DRAM廠聯合壟斷行為而受罰金額
| 廠商 | 
廠商 | 
罰款減免比率 Reduction under the Leniency Notice (%) | 
Reduction under the Settlement Notice | 
賠償金額 Fine (EUR)* | 
 Country  | 
| 美光 | 
Micron | 
 100%  | 
 N/A  | 
 0  | 
 美國  | 
| 英飛凌 | 
Infineon | 
 45%  | 
 10%  | 
 56 700 000  | 
 德國  | 
| 海力士 | 
Hynix | 
 27%  | 
 10%  | 
 51 471 000  | 
 南韓  | 
| 三星 | 
Samsung | 
 18%  | 
 10%  | 
 145 728 000  | 
 南韓  | 
| 爾必達 | 
Jointly and severally Elpida, NEC Corporation, Hitachi Ltd. | 
 18%  | 
 10%  | 
 8 496 000  | 
 日本  | 
| NEC | 
Jointly and severally NEC Corporation, Hitachi Ltd. (for the JV period) | 
  
 | 
 10%  | 
 2 124 000  | 
 日本  | 
| NEC | 
NEC (pre-joint venture) | 
 18%  | 
 10%  | 
 10 296 000  | 
 日本  | 
| 日立 | 
Hitachi (pre-joint venture) | 
 -  | 
 10%  | 
 20 412 000  | 
 日本  | 
| 東芝 | 
Toshiba | 
 -  | 
 10%  | 
 17 641 800  | 
 日本  | 
| 三菱電機 | 
Mitsubishi | 
 -  | 
 10%  | 
 16 605 000  | 
 日本  | 
| 南亞科技 | 
Nanya | 
 -  | 
 10%  | 
 1 800 000  | 
 台灣  |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