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售專利給專利蟑螂NPE的發明人,僅享有侵權訴訟平均收益金額4%以下的報酬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君沉吟 發表於 2024年10月29日
                            
                         
                     
                
            
         
        
            
            

圖、出售專利給專利蟑螂NPE的發明人,僅享有侵權訴訟平均收益金額4%以下的報酬  
因此該分析報告建議:對於原始專利發明人/受讓者來說,把專利出售給NPE是一種回收報酬效益非常低的專利變現機制;選擇把專利加入專利池(Patent Pool)等其他專利變現機制,更能確保發明人貢獻的創新研發成果,能獲得較高比例的回報。
Perryman Group分析NPE於2014年提起955件美國專利侵害訴訟,每件NPE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平均收益,與原專利發明人享有金額比例計算過程如下:
	- 針對其中12件專利侵權訴訟案,雙方終究無法達成和解,訴訟進行到最後階段,由法院作出侵權與否判決(reach a verdict);由於多經過陪審團審理階段,因此平均訴訟成本大幅提高至$3.98M,而法院作出侵權判決時的損害賠償金額也較高,平均判定損害賠償金額是$13.69M;換算每件訴訟案平均收益為$9.71M。
- 針對剩下的943件專利侵權訴訟案,可能是案件被撤銷(dismissed),或雙方於訴訟過程中達成和解(settled);平均訴訟成本較低為$899,286,而平均和解金額是$1,597,302;換算每件訴訟案平均收益為$698,016。
- 將上述(1)、(2)計算所得收益金額加權後,得到2014年955件美國專利侵害訴訟--每件訴訟案平均收益金額為$1.04M。
- NPE提起的每件專利侵害訴訟平均會主張1.92件專利。
- NPE所擁有的專利平均會被運用在8.59件專利訴訟中。
- 依據(3)~(5)金額計算得出NPE自每個專利平均可獲得收益金額為$1.04M/1.92 x 8.59 = $4.65M。
- 統計當年度原始專利發明人販售專利給NPE的平均單個專利銷售價格為$161,215。
- 發明人銷售專利權收入占NPE提起侵權訴訟獲得的收益金額占比$161215/$4.65M = 3.47%。
為方便讀者閱讀理解,歸納上述計算過程金額於如下表一。(1050字;圖1)
表一、專利蟑螂NPE侵權訴訟平均收益與原專利發明人享有金額比例計算過程 
	
		
			|  NPE於2014年提起的955件專利侵害訴訟 | 平均訴訟成本 average legal costs
 | 平均和解金額 average settlement amount
 | 被撤銷或和解訴訟案--每件平均收益 average profit expect to receive
 | 加權後每件NPE專利侵權訴訟案平均收益 | 
		
			| 943件訴訟--被撤銷或和解 dismissed、settled
 | $899,286 | $1,597,302 | $698,016 | $1.04 Million | 
		
			|  |  |  |  | 
		
			|  | 平均訴訟成本 average legal costs
 | 平均判決損害賠償金額 damage awarded
 | 作出判決訴訟案--每件平均收益 receive a net value
 | 
		
			| 12件訴訟--作出判決 reached a verdict
 | $3.98 million | $13.69 million | $9.71 million | 
	
   
	
		
			| 每件訴訟會主張侵權的平均專利數目 | 1.92 | 
		
			| 每件專利平均會被運用的侵權訴訟次數 | 8.59 | 
		
			| 每個專利平均獲得收益金額 | $1.04M/1.92 x 8.59 = $4.65M | 
		
			|  |  | 
		
			| 平均每個專利銷售價格 | $161,215 | 
		
			|  |  | 
		
			| 發明人銷售專利權收益占比 | $161215/$4.65M = 3.47% | 
	
 
  
 
  
  
            
            
                
                
                        
                    
                
            
         
         
        
       
        --------------------------------------------------------------------------------------------------------------------------------------------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