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和本田紛紛涉足太空領域,追尋未來汽車產業的新商業模式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茋郁 發表於 2025年3月10日

圖、豐田和本田紛紛涉足太空領域,追尋未來汽車產業的新商業模式
2025年1月豐田汽車子公司Woven by Toyota向日本太空新創企業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投資約4,440萬美元(70億日圓),以進軍蓬勃發展的太空產業。豐田與Interstellar 的合作旨在透過提供更多的運載火箭來幫助這家火箭新創公司擴大生產規模,以滿足衛星發射行業日益增長的需求。
日本另一家汽車廠商本田似乎也感受到往太空發展的必要性,因此本田決定投入資金往可重複使用火箭產品線發展。其實,自2019年以來,本田一直致力於研發一種“專有可重複使用火箭”,旨在將低軌衛星送入地球軌道。
除此之外,特斯拉的競爭對手中國汽車製造商吉利控股集團已投資3.26億美元製造自己的衛星。
對於豐田來說,進入太空領域,跟其在日本富士山腳下建造未來城市原型「編織城」(Woven City)有關。它被視為創新產品和服務的試驗平台,豐田一直在研究建立類似Starlink的電信網路來支援Woven City,讓其可以不間斷的獲得連網。
至於本田進軍太空並非是一種分心,也不是開始生產個人太空船的嘗試。事實上,部分原因是為了加強本田在地球上自己的產品線。其中一些衛星將改善地球上的車輛導航,而擁有部分這樣的基礎設施最終將會帶來幫助。
顧問公司Caelus Partners也指出,汽車公司進軍太空或衛星領域,其中一部分是為了改善汽車導航服務,另外一部分是想讓其用於繪圖之上,這對於未來自動駕駛汽車有非常大的幫助,因為透過衛星充分了解地球上道路上發生的情況是非常有價值的。
如今,汽車使用衛星連網進行追蹤和定位、軟體更新和衛星廣播等娛樂。但隨著汽車的連網程度愈來愈高,汽車製造商需要基礎設施來實現這一點。這就是衛星以及發射衛星所需的火箭發揮作用的地方。最近的一份報告估計,到2030年,連網汽車可能為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帶來每年7,420億美元的收入機會。
顧問公司Caelus Partners認為,在智慧型手機領域,蘋果正在從「單一硬體產品或多樣硬體產品銷售的公司」轉向為「在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內,提供高附加服務」的公司。對於汽車廠商來說,這一商業模式也非常適用。未來的汽車不再只是廠商賣掉那輛車後,賺取維修服務,其必須在電動車或連網車的時代,透過提供額外服務來獲得額外的營收。太空或衛星服務就是其中一個選項了。這大概也是特斯拉、豐田、本田、甚至吉利集團想要嘗試的未來汽車新商業模式吧!(978字;圖1)
參考資料:
Honda Piling Into Rocket Program. Business Insider. 2025/03/04.
Why automakers including Honda and Toyota are pouring millions into rockets and satellites. CNBC. 2025/03/04.
Toyota Enters the Space Game With $44 Million Rocket Investment. Gizmodo. 2025/01/08.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