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祭出稀土出口管制,反制美國關稅,全球科技供應鏈安全拉警報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黃松勳 發表於 2025年4月16日
圖、中國祭出稀土出口管制,反制美國關稅,全球科技供應鏈安全拉警報
面對美國大幅提升中國進口商品關稅,中國正式宣布自2025年4月起,對多項重稀土金屬與永磁稀土磁鐵體實施出口管制。這項政策不僅針對美國,也波及全球多國,牽動半導體、電動車與國防工業的關鍵供應鏈,引起國際高度關注。
中國此舉對以美國為首的先進工業國造成巨大衝擊。美國雖擁有一座稀土礦場,但高達九成的稀土精煉與永磁磁鐵供應仍依賴中國。包含洛克希德馬丁、特斯拉與蘋果在內的企業,面臨原料斷鏈風險,進一步顯示出其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脆弱依賴。
目前中國的出口許可制度尚未建立完善,多數港口暫停出貨,引發業界憂慮。據《紐約時報》報導,許可核發程序恐延宕超過45天,使得現有庫存迅速枯竭,甚至可能導致汽車與軍事設備產線停擺。
此次限制的重稀土金屬如鏑、鋱、釤等,是製造高性能永磁磁鐵的必要元素,廣泛應用於電動馬達、無人機、導彈與機器人等關鍵裝置。即便是燃油車也需依賴這類磁鐵執行轉向與能源管理任務,顯示其戰略地位非比尋常。
相較於部分日本企業仍保有一年以上稀土庫存,多數美國企業為了降低資金占用,選擇維持低庫存策略,如今面臨供應鏈重創。這種過度依賴單一來源的經營模式,也凸顯供應鏈韌性不足的隱憂。
隨著中國限制生效,上海市場的鏑氧化物價格飆升至每公斤204美元,海外更貴。這波價格上漲已開始傳導至下游產業,包括日本、德國與美國的電動車、晶片與航太企業,預估將影響製造成本與終端售價。
中國除了限制出口,還對一批美國軍工企業發出禁運命令,進一步升高對抗強度。美國唯一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執行長表示:「我們的國防供應鏈關鍵材料幾乎全被中斷,對未來戰爭型態構成重大挑戰。」
中國在江西省的龍南與贛州建立起完整的稀土開採、精煉與磁鐵製造體系。像JL Mag稀土公司即供應特斯拉(Tesla)與比亞迪(BYD)等全球電動車龍頭,顯示其不只是原料供應商,更掌握全球產業升級的話語權。
雖然中國在2010年對日本曾施行短暫的稀土禁運,但此次不但涵蓋範圍更廣,且與全球科技對抗格局掛鉤。特別是在人工智慧與綠色能源競賽升溫的背景下,這波出口限制有可能成為全球產業重組的觸發點。
儘管中國擁有資源優勢,但重稀土開採對當地生態造成嚴重污染,導致數年前曾短暫停工。如今重新啟動礦場,意味著在貿易戰與環保要求之間,中國將面臨愈加艱難的取捨與政策挑戰。
歐美日多國已開始評估重啟本土稀土產業,或與東南亞、澳洲加強合作。雖短期難以彌補供應缺口,但這波危機也逼迫各國加快布局戰略資源自主化,避免再次陷入「中國依賴症」。
中國此次稀土出口限制不僅是貿易制裁的回擊,更是一場科技主權的試煉。對於全球供應鏈來說,這不只是材料短缺的挑戰,更是一場產業格局與國際政治的重大轉變。(1072字)
參考資料:
China Halts Critical Exports as Trade War Intensifies. The New York Times. 2025/04/13.
China Halts Export Of Key Metals, Magnet As Trade War With US Intensifies. NDTV. 2025/04/14.
China suspends rare earth, magnet exports – report. Mining. 2025/04/14.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