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基因治療新突破:科學家打造精巧高效的DNA編輯工具

瀏覽次數:428|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廖雅韻 發表於 2025年6月10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基因治療新突破:科學家打造精巧高效的DNA編輯工具
 
由張鋒教授領導MIT-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透過演化導向的蛋白質設計、結構導向的蛋白質結構域設計及RNA工程等多重策略,成功開發出高活性且特異性的緊湊型基因組編輯工具NovaIscB,這項突破性成果發表於《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為基因治療領域帶來了新的希望。

NovaIscB的蛋白質源自研究團隊在2021年發現的IscB蛋白家族,該家族是目前廣泛使用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的進化祖先,雖然功能相似,但IscBR具有顯著體積小優勢,其體積僅為Cas9的三分之一,「體積小巧」特性在基因治療中為關鍵因素,其更容易遞送到細胞內,同時為研究人員提供更多改良空間,而不會因為體積過大而無法應用於臨床治療。

面對近400種不同的IscB酶,研究團隊首先測試了這些酶的活性,發現其中10種能在人類細胞中編輯DNA,然而,即使是表現最佳的原始IscB,其活性仍不足以滿足治療需求,此外,研究團隊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提高酶活性的同時,確保它僅在指定位置發揮作用,避免在基因組其他區域造成意外損傷,關鍵在於平衡活性和特異性的提升,由於細菌IscB使用的RNA導向序列較短,使得其酶難以精確定位到基因組的特定位置,若能讓IscB適應更長的導向序列(Guide Sequence),就能大幅提高其精確性。

在改造過程中,研究團隊充分利用了人工智慧工具AlphaFold2的預測能力,在人類細胞中工作的IscB都含有一個被稱為REC的片段,這個片段可能是酶與人類細胞DNA互動的關鍵,透過結構建模,推測適當擴展REC區域可能使IscB能夠識別更長的RNA導向序列,研究團隊開始嘗試將不同IscB和Cas9的REC區域進行組合,並根據對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理解進行進一步優化,經過數百次的構建和篩選,最終創造出了NovaIscB,一個在人類細胞中的活性比原始IscB高出100倍以上,同時保持良好特異性的編輯工具。

NovaIscB不僅在實驗室中表現出色,更重要的是它展現了真正的治療潛力,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名為OMEGAoff的工具,能夠透過在DNA上添加化學標記,從而降低特定基因的活性,此外,在小鼠實驗中,將這個系統導入肝臟,成功抑制了膽固醇調節基因,持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這項實驗的成功證明了NovaIscB的臨床應用價值,由於其緊湊的體積,NovaIscB能夠完整地包裝在單一的腺相關病毒(AAV)載體中,這是目前基因治療中最常用的安全遞送方式,相比之下,基於Cas9的工具往往需要更複雜的遞送策略。

未來研究將聚焦於擴展NovaIscB的目標相鄰模體(Motif)相容性,以及將其與去胺酶(Deaminase)、反轉錄酶(Reverse Transcriptase)等結構域(Domains)融合,進一步優化在鹼基編輯(Base Editing)、引導編輯(Prime Editing)和表觀基因組編輯(Epigenome Editing)中的應用,隨著基因治療技術的不斷進步,NovaIscB這樣的精準、安全、高效的編輯工具將在治療遺傳性疾病、癌症和其他重大疾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人類健康帶來新的希望。(1060字;圖1)


參考資料:
Rationale engineering generates a compact new tool for gene therapy. MIT News. 2025/05/28.
Evolution-guided protein design of IscB for persistent epigenome editing in vivo. Nat Biotechnol. 2025/05/07.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