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全固態電池的突破性研究,帶來對全球電動車長續航的期待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友子 發表於 2025年6月30日
圖、華為在全固態電池的突破性研究,帶來對全球電動車長續航的期待
隨著電動車技術的持續快速發展,愈來愈多的公司憑藉創新突破進入市場。華為便是其中之一,該公司已獲得一項基於硫化物的固態電池專利,該電池續航里程可達3000公里(約1864英哩),並可在短短五分鐘內實現超快速充電。
這項專利(申請公布號CN 118899435 A)的真正價值在於電池的能量密度。根據該專利,華為正在開發一種固態電池架構,其能量密度在每公斤400至500瓦時之間,是目前電動車中使用的傳統鋰離子電池的三倍。如果屬實,該電池的性能將遠遠超過目前任何商用電動車電池。
華為強調要實現這種固態電池,汽車製造商需要設計能夠適應這項新技術的電動車。同時,電動車基礎設施(尤其是充電器和充電站)需要進行重大升級才能支援該技術。
但專家對華為這一專利抱持著懷疑態度,他們認為3000公里續航里程和五分鐘充電的說法毫無根據。即使是最先進且容量高於固態電池雛型的鋰離子電池,也不容易達到其一半的續航里程。如果僅考慮活性材料的重量,在實驗室條件下或許可以實現這樣的性能,但能量損失和熱管理等現實因素使得量產極其困難。
在電動車基礎設施方面,如果配備足夠大的充電器,就能在大約五分鐘內充滿電。但這所需的電力絕對是驚人的,但比亞迪曾經研究過這一問題。比亞迪已經展示了一款兆瓦級充電器,能夠在大約五分鐘內增加250英哩的續航里程。不過,早期版本的價格可能也會相當昂貴,而且很難看出兆瓦充電在人們可能實際使用偏遠地區的實用性。更何況是1800英哩的充電了。
換句話說,華為3000公里續航里程的固態電池最終可能只是一場技術展示。在現實考量下,華為最終投入量產的電池體積更小,重量也更輕,這種可能性更大。有可能市場僅需要一顆「2,900公里續航里程固態電池」之三分之一的電池,這就足以滿足日常出行的需求,同時還能大幅減輕重量。
韓國三大電池製造商LG Energy Solution、三星SDI和SK On,也正在密切關注中國在固態電池的發展。不過,要改變市場格局仍需要一段時間。
如今三星SDI在韓國固態電池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其已向客戶發送樣品,並計劃在2027年實現量產。LG能源解決方案公司正在研發基於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固態技術,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商業化。 SK On計劃在2028年至2030年間推出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變體。
即使最終發現華為1800英哩的電池續航里程目前仍處於理論階段,但卻可以看到電池技術正不斷進步中,這種亞洲國家進步較快的節奏,將給歐美帶來壓力,並為未來長續航電動車主導帶來突破性的格局呢!(1038字;圖1)
參考資料:
Huawei' s 3,000 km EV battery claim met with skepticism in the solid-state race. The Korea Herald. 2025/06/26.
Huawei Patents Solid-State Battery That Would Let You Road Trip From Miami To Maine On A Single Charge. Jalopnik.com. 2025/06/21.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