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歐洲太空總署啟動火箭發射挑戰賽,強化歐洲自主發射能力

瀏覽次數:135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黃松勳 發表於 2025年7月10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歐洲太空總署啟動火箭發射挑戰賽,強化歐洲自主發射能力

隨著全球太空競爭日益白熱化,歐洲太空總署(ESA)於2025年7月啟動「歐洲火箭發射挑戰(European Launcher Challenge)」,選定五家民間公司支持開發商業發射能力,每家公司最多可獲得1.69億歐元(約1.99億美元)的資助。此舉不僅回應對小型衛星與新興任務的彈性需求,也標誌著歐洲試圖強化對運載火箭的自主發射能力。

本次入選的五家公司分別來自德國(Isar Aerospace、Rocket Factory Augsburg)、法國(MaiaSpace)、西班牙(PLD Space)與英國(Orbex)。ESA特別指出,這些公司具備技術成熟度、商業可行性與發展潛力,將成為歐洲發射市場多元化的關鍵角色。這不僅代表技術的突破,更象徵歐洲火箭政策向市場導向的重大轉變。

「歐洲火箭挑戰」涵蓋兩大支柱:一是2026至2030年間提供ESA的發射服務;二是展示升級版火箭的能力,至少須完成一次試射。這些要求推動參與企業不僅交付現有產品,也需在創新與規模化上提出可行路徑。

值得注意的是,本計畫不同於ESA傳統的地緣回歸制度(geo-return),轉而採用先遴選公司再由會員國決定資助對象的新模式。這種「先選企業、後籌資」的策略可能促使德國需抉擇是否同時支持兩家本國候選者,對參與國的政策協調與資金分配形成考驗。

儘管五家公司獲選,但目前無一真正達成軌道發射成功紀錄。Isar Aerospace雖於今年3月試射Spectrum火箭,卻因姿態控制失效墜入海域;PLD Space則於2023年成功發射其Miura 1次軌道火箭;其他如Orbex與RFA仍處於測試與籌備階段。ESA此舉顯示其願意承擔創新初期的風險,培育新興勢力。

PLD Space的執行總裁Sánchez指出,此計畫有望打破法、德、義長年主導歐洲太空發射的格局,讓西班牙佔有一席之地。他強調,公司提出的Miura Next發展藍圖,將擴展歐洲太空供應鏈,並帶動本土高端製造業升級。

Orbex與MaiaSpace皆著眼於「小型運載火箭」市場,主打低價、即時、專屬的衛星發射服務,對抗SpaceX等巨擘的「共乘服務」。

未入選的法國公司Latitude對該競賽表達質疑,認為此舉實為某些已獲充裕私募資金企業的補貼機制,而非公平競爭平台。不過,Latitude亦承認參與提案有助推動自家火箭技術升級,提升載重能力至300公斤。

ESA透過該挑戰計畫,意圖確保歐洲在戰略太空領域的主權與自主發射能力,減少對美國商業發射商的依賴,避免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中失去技術與戰略話語權。這場由政府主導、民間執行的新政策,預示著歐洲將從依賴大型國家級火箭轉向多元民營系統。這不僅有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有助創造競爭環境,促進火箭創新。

預計在2025年11月於德國舉行的ESA部長級會議(CM25),將正式拍板這些提案的資金分配與合約簽署。後續能否順利進入發射服務與升級示範階段,將檢驗歐洲太空政策轉型的實效與承諾落實力。

歐洲火箭挑戰賽不僅是一場技術競賽,更是象徵歐洲在新太空時代的轉型意志。民間力量的崛起、資金模式的創新與政策鬆綁,或將決定未來十年歐洲在太空市場版圖,也是關於歐洲未來太空主權與產業戰略的關鍵賭注。(1117字;圖1)


參考資料:
ESA prepares downselect for European Launcher Challenge. SpaceNews. 2025/07/03.
ESA selects five companies for next phase of launcher competition. SpaceNews. 2025/07/07.
ESA announces five companies selected for European Launch Challenge. Military Aerospace Electronics. 2025/07/09.
ESA Shortlists Five Companies for European Launcher Challenge. European Spaceflight. 2025/07/07.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