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首創「雙循環固碳系統」提升植物碳固定與脂質合成效率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廖雅韻 發表於 2025年9月18日
圖、中研院首創「雙循環固碳系統」提升植物碳固定與脂質合成效率
由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雙循環固碳系統」(Dual-cycle CO2 fixation system)的人工設計,應用於模式植物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展現出C2植物在生長、產量與代謝途徑的根本性改變,提高植物的固碳效率、大幅增加生物量與油脂產量,開創了全新的科學路徑,研究成果發表於《Science》期刊。
目前地球上絕大多數植物依靠卡爾文循環(Calvin-Benson-Bassham, CBB)進行CO2固定。然而,這一機制存在兩大先天性瓶頸。首先,關鍵固碳酶RuBisCO在光合作用時會受到氧氣干擾,進行「加氧作用」,生成對植物無用的副產物乙醇酸(Glycolate)時,植物必須耗費能量將其代謝,過程中最多可將25%的固定碳以CO2形式釋放回大氣,造成嚴重碳流失。其次,在合成脂質、植物激素等關鍵物質時,所需的前體乙醯輔酶A(Acetyl-CoA)(C2)供應有限,導致脂質產量長期受限。這兩大問題,使得CBB循環的固碳效率難以突破。
為突破CBB的效率瓶頸,研究團隊以合成生物學方法,從多種微生物中篩選並導入六個外源基因,建立人工代謝途徑「蘋果醯輔酶A-甘油酸酯循環」(Malyl-CoA-glycerate, McG)之轉基因植物。包含:自棒狀桿菌屬(Corynebacterium)的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PPC)可額外固定碳原子而不與RuBisCO爭奪CO2;萊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的乙醛酸還原酶(GDH),則能將光呼吸副產物乙醇酸轉化為乙醯輔酶A,實現碳的回收利用;莢膜甲基球菌(Methylococcus capsulatus)的蘋果酸轉換酶(MTK)與malyl-CoA裂解酶(MCL),分別負責將蘋果酸轉為malyl-CoA並分解成乙醯輔酶A和乙醛酸;貪銅鉤蟲菌(Cupriavidus necator)的乙醛酸合成酶(GCL)與大腸桿菌(E. coli)的甘油酸還原酶(TSR),則將乙醛酸轉化並回補為甘油酸,使循環完整。再加上四個阿拉伯芥內源性酵素,蘋果酸去氫酶(MDH)、磷酸甘油酸激酶(PGK)、磷酸甘油酸變位酶(PGAM)和烯醇化酶(ENO)負責合成McG循環的剩餘步驟,最終建構完成McG循環。
這項創新的「雙循環固碳系統」在阿拉伯芥中展現了顯著成效。相較於野生型,McG轉基因植株的乾重與鮮重提升2至3倍,蓮座葉數量增加約40%,葉面積明顯擴大,根系也更為發達。同時,葉片與種子中的脂質含量大幅上升,三酸甘油酯(TAG)在葉片中的累積量比野生型高出約200倍,顯示碳流已由碳水化合物代謝重新導向至高價值的脂質合成。此外,McG轉基因植株的光系統I和II、細胞色素b6/f複合體、電子傳輸鏈和F型ATP合酶的等蛋白質含量均顯著增加,反映光合作用效率的全面提升。進一步分析指出,McG循環所增加的乙醯輔酶A,不僅是油脂合成的基礎,也是細胞分裂素(Cytokinin)的前體;其濃度上升促進細胞分裂並推動莖尖分生組織(SAM)擴大,最終帶來快速且持續的生長。
雙循環固碳系統成功突破傳統CBB循環在碳固定與乙醯輔酶A合成的限制,使固碳效率提升、生物量與脂質累積顯著增加,展現合成生物學超越自然演化的潛力。儘管這項研究是基礎科學的重大突破,廖俊智院長仍強調,目前尚無法立即解決全球碳排放與糧食問題。要將此成功經驗從模式植物轉譯至經濟作物(如稻米、蕃茄),仍需克服性狀穩定性與環境影響評估等多項挑戰。(1172字)
參考資料:
中研院首創二碳植物,提升固碳率登《科學》期刊。TechNews,2025/09/16
中研院首創「雙固碳系統」 登《科學》期刊。中央研究院,2025/09/16
Dual-cycle CO2 fixation enhances growth and lipid synthesi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Science,2025/9/11
把浪費變成資源:中研院團隊如何讓阿拉伯芥把光呼吸副產物轉換成脂肪。Vocus,2025/09/16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