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美國加速量子戰略:推動後量子加密轉型與國安科技布局

瀏覽次數:54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 黃松勳 發佈於 2025年9月2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美國加速量子戰略:推動後量子加密轉型與國安科技布局

美國白宮近期正積極規劃一系列量子科技政策行動,核心焦點落在推動聯邦政府及承包商加速採用後量子加密(PQC)。據多方消息指出,至少兩道行政命令已在研擬中,可能要求各部門提前設定數位基礎建設升級時程,以因應未來具備破解傳統加密能力的量子電腦出現風險。這一波政策布局,延續了美國近年來在量子資訊科學領域的持續投入。

後量子加密的重要性,在於當前的網路安全機制,一旦遭遇成熟的量子運算能力,將形同虛設。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已於2023年釋出首批標準演算法,作為未來加密轉型的基礎。白宮此次的行動,意味著美國政府不願等待量子威脅成為現實才開始防禦,而是選擇提前十年展開全盤部署,以保障國安與關鍵基礎設施。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政策不僅止於單純的技術更替,更是戰略層面的國際競逐。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OSTP)與商務部正主導整體規劃,並將量子技術與人工智慧、核能並列為未來數年最重要的科技投資方向。這種跨領域並進的戰略,意在確保美國在全球新興科技競賽中維持領先地位。

目前討論中的行政命令,可能將原定2035年的後量子加密全面遷移期限提前至2030年。這一調整,顯示政府對量子破解威脅的迫切感,並意在透過明確的政策壓力,推動各部門與業界加速行動。對於龐大而複雜的政府網路基礎設施而言,十年的轉換期並不算充裕,這也反映出決策者希望搶得先機的決心。

除了政府部門,承包商與科技產業同樣受到波及。早前,美國預算管理局(OMB)已要求承包商提出分階段遷移計畫,以確保供應鏈環節不會成為量子威脅的薄弱點。這些舉措意味著,未來在國防、能源、金融與關鍵基礎設施領域,量子安全標準將逐漸成為強制性規範。

政策面背後的另一個隱憂是國際競爭。專家警告,若中國、俄羅斯等國在量子運算突破上領先,將可能選擇隱匿技術成果,以便在情報與網路戰中取得長期優勢。這使得美國必須更早完成加密升級,以避免「延遲風險」,也就是說當敵手已擁有能力,但美國尚未完成防禦時,就有可能造成國安漏洞疑慮。

在產業層面,加密貨幣同樣被視為潛在高風險領域。由於比特幣等數位資產早已是駭客與國際犯罪組織的攻擊目標,專家呼籲盡快展開量子安全升級,以避免未來成為首波受害者。英國研究團隊更指出,若未及早啟動遷移,比特幣的運作機制恐在量子破解面前失效,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重大衝擊。

回顧美國的量子政策演進,早在2018年川普政府就已簽署《國家量子倡議法》(NQIA),推動跨部門與產學研合作,提供數十億美元資金支援。雖然該計畫已於2023年到期,尚待國會重新授權,但白宮透過行政命令方式持續推進,顯示其在立法空窗期仍不願放慢腳步。

從美國當前的量子政策推動來看,其展現出未雨綢繆的戰略布局:一方面加速建立後量子加密的國家標準,另一方面同步強化在量子運算、通訊與感測領域的投資。這不僅是網路安全的必要防線,也是未來科技競爭的核心籌碼。隨著全球量子軍備競賽逐漸升溫,美國此舉也釋出明確訊號,未來的數位主權的霸權之爭,關鍵在於對量子安全的掌握。(1206字)


參考資料:
Reports: White House Prepares Executive Actions on Quantum Tech and Post-Quantum Cybersecurity. The Quantum Insider,2025/9/20
Trump administration planning expansion of U.S. quantum strategy. Cyberscoop,2025/9/19
White House in process of crafting quantum executive action. NEXTGOVFCW,2025/9/19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