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凹凸電子在美控告Sony之LCD相關產品侵權

瀏覽次數:1420|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Amber 發表於 2005年8月10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新聞:(2005年8月1日 Business Wire - O2Micro(R) Files LCD TV Patent Infringement Lawsuit Against Sony and Rohm)O2Micro(R) International Limited (NASDAQ:OIIM) has filed a patent infringement lawsuit in the Eastern District of Texas against both Sony Corporation and Rohm Co., Ltd. of Japan for violation of three patents arising out of sale and importation into the United States of certain Sony LCD TVs and other LCD products containing certain Rohm integrated circuits. The three patents asserted in the infringement suit are U.S. Patent Nos. 6,804,129, 6,501,234 and 6,707,264.

評析:

凹凸電子(O2Micro)與MPS的侵權訴訟官司

在還沒有進行後面的討論之前,我們要先回顧一下今年7月中旬一件關於O2Micro(凹凸電子)的相關專利訴訟事件報導(請參考工商時報)。2005年7月18日,美國加州奧克蘭地方法院判決,O2Micro在與MPS互控侵權案中勝訴,MPS須賠償O2Micro一千二百萬美元。此外,地方法院判決指出,O2Micro不僅未侵犯MPS專利,MPS用以反控該公司的兩項專利(US6,114,814與US6,316,881)更被法院判定無效。

此外,根據O2Micro大中華區法務長張立業的說明,該公司在台灣控告MPS主要客戶,華碩電腦與藍天電腦的案件持續在台灣台北地院進行。根據張立業表示,希望藉由執行假處分,讓華碩、藍天等廠商停止使用對手有侵權疑慮的晶片,但華碩也對O2Micro提出反告。由於與華碩的案件一審已判定O2Micro勝訴,華碩也向高等法院上訴中,順利的話,三個月內(七月中消息)應會有結果。至於MPS在台北地院提出的反向假處分,張立業預期今(7月20日)日也會公告O2Micro勝訴的結果。與藍天電腦方面,假處分進行已約二年、即將屆滿消滅時效,因此O2Micro已在本月初正式提告藍天電腦,希望藍天不再採用MPS有侵權疑慮晶片。

上述兩件專利訴訟案均起因於某一個晶片設計公司所設計的IC侵犯到O2Micro的專利權,因此O2Micro除針對原侵權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外,對於使用相關晶片的中下游廠商,O2Micro亦提出專利侵權訴訟。相關資料彙整於表一所示。

表一 凹凸電子近期相關專利訴訟

相關技術

直接侵權公司

相關下游廠商

CCFL 驅動晶片

MPS

華碩、藍天

電源管理晶片

Rohm

Sony

Source: 本文整理

 

凹凸電子與Sony與Rohm侵權三件專利觀察與凹凸電子專利全球布局初探

根據媒體報導,O2Micro創立於1995年,為一研發與行銷,電源管理晶片與安全晶片的公司,其產品除包含晶片元件外,尚包括包含該晶片的系統。此外,相關晶片也廣泛的應用於3C產品與工業應用市場。在本案中,根據O2Micro所公布的資訊,該公司擁有18個智慧型轉換技術(Intelligent Inverter technology)美國專利,並且這些專利所主張的專利申請範圍(claims)涵蓋LCD相關產品,例如LCD TV、LCD 監視器(Monitors)、NB與DVD 播放機(Player)等。最後,若以O2Micro在全球所布局的專利論,該公司表示O2Micro在全球專利布局涵蓋2,575個專利申請範圍(claims),並且有超過5,000個Claims申請中。

 

表二與表三分別為三個侵權專利之簡單摘要表,其中US6501234 與 US6707264為同一專利家族,表中除顯示對應專利家族外,尚包括每一篇專利所對應的專利申請範圍數目。由每一篇專利所申請的專利申請範圍來看,平均一篇專利的申請範圍約為35個claims。為了初步瞭解O2Micro的全球布局,我們在INPADOC資料庫中查詢INPADOC已經收錄的全球專利資料,與各國專利資料庫統計表如表四所示。由表可以初步發現,O2Micro在US、CN(中國大陸)、TW(台灣)、AU(澳洲)、GB(英國)與JP(日本)均是非常縝密。若以INPADOC與各國原始資料初步估算,INPADOC所收錄的核准專利資料約比各國資料少個10件專利(因為INPADOC收錄較慢),那麼我們估算現階段O2Micro所核准的全球專利數目約為152加上60件,約為212件。並且早期公開專利數目也約為與已經核准的數目相當,約為200件左右,如果再根據O2 Micro自己所公開的資料,已經申請但是未到早期公開時間18個月時間的專利數目,我們推估也約為200件,如此我們推論O2Micro現有已經申請或是核准的全球專利數目約為600件左右。其中在美國核准或是已經申請的約為150件,占全部的四分之一。

凹凸電子專利布局縝密

經過我們初步的分析,從1995年成立以電源管理晶片和安全晶片為主要產品的凹凸電子具有不錯的專利布局概念,如表四所示。公司核心能量為電源管理晶片與安全晶片兩大領域。該公司自2001年開始能量持續累積,我們估算每年約有15件美國專利申請,並且在美國、中國、台灣、日本、英國與澳洲均進行縝密的布局。該公司主要的智慧財產權運用能力相當積極,除了針對主要侵權客戶主動出擊外,對於應用到侵權產品的下游系統廠商也主動提出侵權告訴。台灣元件或是晶片設計廠商需要進一步瞭解該公司現有主要技術布局領域,台灣系統廠商在進行該公司已有布局的相關晶片採購時,也需要特別注意供應商是否有侵權可能,以免踏上華碩或是Sony之後路。(1675字)

 

表二 美國專利US6804129簡單摘要表

專利公告號

US6804129

專利名稱

High-efficiency adaptive DC/AC converter

核准日期

2004/10/12

申請日期

2004/02/11

專利家族

專利號
(專利申請日)

  • US20050030776(2004-09-07)
  • US20040160794(2004-02-11)
  • US20020180380(2002-04-24)
  • US20010036096(2001-05-07)
  • US6804129(2004-02-11)
  • US6396722(2001-05-07)
  • US6259615(1999-11-09)
  • TW0478240(2000-07-26)
  • JP2002233158(2001-01-16)
  • CN1368789A(2001-02-02)

專利申請範圍

30 claims:4個獨立項與26個附屬項

 

表三 美國專利US6501234與US6707264簡單摘要表

專利公告號

US6501234

專利名稱

Sequential burst mode activation circuit

核准日期

2002/12/31

申請日期

2001/01/09

專利家族

專利號
(專利申請日)

  • WO02056643(2002-01-04)
  • US20040183469(2004-03-16)
  • US20030071586(2002-11-19)
  • US20020125863(2001-01-09)
  • US6707264(2002-11-19)
  • US6501234(2001-01-09)
  • TW0535358(2001-12-28)
  • JP2004519978(2002-01-04)
  • CN1456027(2002-01-04)
  • KR 2003-0025910(2002-09-09)(本筆資料由WIPS Family而得,在INPADOC family中未出現)

US6501234

專利申請範圍

56 claims:3個獨立項與53個附屬項

US6707264

專利申請範圍

22 claims:3個獨立項與19個附屬項

 

表四 凹凸電子(O2Micro)在全球專利布局(到2005年8月4日)

國家

INPADOC專利數目

各國專利資料庫

US

48(Granted)
1(Applications)

58(USPTO Granted)
?(USPTO Applications)

CN

29

40

TW

20

34(中華民國核准)
33(中華民國早期公開)

AU

19

GB

17

JP

16

CA

2

全部

152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