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全球學名藥之現況及發展

關鍵字:學名藥
瀏覽次數:298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發表於 2010年4月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全球學名藥市場在1984年美國Hatch-Waxman 法案制定後開始蓬勃成長,且隨著近年來愈來愈多暢銷藥物(Blockbuster)的專利陸續到期,學名藥的研發產品也日益豐富;此外,在各國政府為控制醫療保健費用的支出,因而積極鼓勵使用學名藥的情況下,全球學名藥的市場乃快速成長,據IMS Health統計,2004~2008年間的複合平均年成長率(CAGR)達11.4%,遠高於全球藥品市場之成長率。


全球學名藥市場在1984年美國Hatch-Waxman 法案(註1)制定後開始蓬勃成長,且隨著近年來愈來愈多暢銷藥物(Blockbuster)的專利陸續到期,學名藥的研發產品也日益豐富;此外,在各國政府為控制醫療保健費用的支出,因而積極鼓勵使用學名藥的情況下,全球學名藥的市場乃快速成長,據IMS Health統計,2004~2008年間的複合平均年成長率(CAGR)達11.4%,遠高於全球藥品市場之成長率(如下圖)。惟在各國政府不斷壓低藥價,致使各藥廠多採價格競爭的情況下,近年來學名藥市場的成長似有趨緩現象,以2008年為例,全球學名藥市場達780億美元,僅較2007年成長3.6%,此一成長幅度雖仍高於全球藥品市場,但已明顯減緩。

2004~2008年全球學名藥市場及成長率

綜觀近年來學名藥之發展,可歸納3個重要現象,包括:

(一)暢銷藥物專利到期為學名藥市場成長的重要動力

學名藥市場的規模,與暢銷藥專利過期有很大的關連性,近年來幾波專利到期的浪潮帶動了學名藥市場的成長。例如,前一個專利過期藥品的巔峰在2001~2003年間,較近一波則在2005~2007年間,有許多暢銷藥品如Zocor(一種降膽固醇藥)、Norvasc(脈優,為治療高血壓之常用藥)等的專利,均在這段期間到期。

(二)學名藥廠不斷透過併購以擴大規模,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

相較於專利藥廠,學名藥廠較無產品創新的優勢,因此,其主要的發展利基係來自提供低成本的藥品及較完整的產品組合。在此前提下,併購遂成為藥廠提升競爭力的捷徑,藉此可快速滲透全球各地市場、提高市占率並擴大產品線,據統計,全球前四大學名藥廠的市占率也自1998年的35%大幅提高到2008年的65%。

(三)學名藥廠逐漸提升研發能量,朝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

多數學名藥的進入門檻較低、製程容易,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利潤相當微薄。有鑒於此,許多大型學名藥廠也開始在產品發展策略上逐漸轉型,朝向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如技術門檻較高的特色學名藥(Specialty generics)、生技學名藥(Biosimiliar)及超級學名藥(Super generics)等,以成為具有專業劑型開發技術的開發型藥廠。

整體而言,未來學名藥廠將面臨競爭加劇、獲利率降低的市場,各藥廠間的併購趨勢也將持續進行。而受惠於2012年全球前8大藥品市場(美、德、法、英、加拿大、義、西班牙與日本)高達1,390億美元銷售額的藥品專利即將到期,學名藥市場也將有新一波成長期,依IMS Health 預估,2008~2013年間全球學名藥市場將以10%左右的年成長率持續成長。為爭取此一商機,政府也將生技製藥列為六大新興產業,積極推動高附加價值學名藥品之開發,以促進國內生技產業的發展。

註1:根據該法案,當原廠藥的專利保護期限屆滿後,學名藥廠可循簡明新藥申請(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 ANDA)程序上市。與一般新藥的NDA 不同,僅需完成生體相等性(bioequivelence)試驗,證明主成分及生體可用率皆與專利藥相同即可申請上市。此外,FDA並授予第一個申請ANDA 審核通過的學名藥,享有180 天市場獨佔權。

經建會部門計劃處
撰稿人: 部門處吳郁萱, Tel: 2316-5622
99年3月31日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